
1901年生於四川,1919年赴日本研習,1920年參加了政府贊助勤工儉學計劃留學巴黎,1921年與徐悲鴻、張道藩等留法學生組織「天狗會」。自1925年,常玉作品定期於畫廊展覽。作品屢次入選法國秋季沙龍 (1925、1928),獨立沙龍 (1932、1938、1942-1946、1948、1954-1956)。1931年為法文版《陶潛詩集》作插圖,1932年被列入《1910-1930當代藝術家生平辭典》第三卷。1933年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畫展,1938年因喪兄回國,同年返回法國。1948年結識美國攝影家羅勃.法蘭克,經其安排前往美國旅居兩年,次年返回巴黎。1964年曾應臺灣教育部邀請擬在台舉辦個展。1966年於巴黎寓所逝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78年起定期舉辦常氏回顧展覽及學術研究,於2001年舉辦「鄉關何處-常玉的繪畫藝術」特展,展品以142件油畫做為展覽主軸,以靜物、裸女及風景動物三大主題展出,完善地表現常玉一生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意趣。2004年,法國居美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常玉─身體語言」個展;2005年,法國巴黎Bureau d’Art – Nadine Nieszawar 舉辦「常玉︰水彩及繪畫作品 19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