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GNIFICENT AND MASSIVE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TAOTIE’ HU-FORM VASE
A MAGNIFICENT AND MASSIVE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TAOTIE’ HU-FORM VASE
A MAGNIFICENT AND MASSIVE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TAOTIE’ HU-FORM VASE
4 更多
A MAGNIFICENT AND MASSIVE IMPERIAL CLOISONNE ENAMEL ‘TAOTIE’ HU-FORM VASE
7 更多
斯普菲博物館珍藏,拍賣收益將用於藏品購藏及維護
清雍正/乾隆 御製掐絲琺琅饕餮紋貫耳大壺

YONGZHENG-QIANLONG PERIOD (1722-1795)

細節
清雍正/乾隆 御製掐絲琺琅饕餮紋貫耳大壺
25 3/8 in. (64.7 cm.) high
來源
史喬沃先生(1832-1923),斯普林菲爾德,麻薩諸塞州,入藏於1910年以前

拍品專文

壺為盤口,斂頸,鼓腹,下部束腰。腹部凸飾饕餮紋,地飾萬字錦地紋。頸飾蕉葉紋,內飾雙鳳銜花紋,地飾回紋,蕉葉間以蓮紋。頸兩側設貫耳,飾饕餮紋。頸、腹間繞以鎏金銅弦紋一圈,上飾螭龍卷草紋。足脛處飾獸面紋。此壺為盛清宮廷琺琅器中極為傑出的一件作品。其體型碩大,紋飾細密繁複卻不顯凌亂。腹部以罕見的凸飾手法表現源自青銅器的饕餮紋,運用亮麗的釉彩為饕餮的五官畫龍點睛,與交錯的獠牙相輔相成,為這上古神獸賦予了嶄新的面貌。

盛清時期,在帝王的引領之下,宮廷仿古風尚盛行,衆多宮廷藝術品在器形、紋飾上皆自前朝文物汲取靈感。此壺器形即仿自青銅壺,《西清古鑑》中載有周饕餮壺,其造型與此十分相似(圖一)。饕餮紋做為青銅器上之主要紋飾,亦在仿古掐絲琺琅器上頻繁出現,但除此例之外,似未見他例以凸飾手法如此大面積地表現饕餮紋。Juan Jose Amezaga舊藏中有一件乾隆掐絲琺琅瓿(高44公分、濶48公分),腹身飾以平面饕餮紋,肩上則有四個小型凸飾獸面,可以做為此類裝飾手法的比較例,見巴黎佳士得,2007年6月13日,拍品25號(圖二)。

另可比較一件乾隆鏨胎琺琅獸面紋活環耳壺,其工藝及紋飾雖與此壺不同,但同以鎏金銅地烘托立體且色彩繽紛的仿古紋飾,視覺效果與此頗為相似,見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拍品2068號(圖三)。此壺琺琅工藝之精湛,在頸部紋飾的部分上尤為突出,其掐絲細密、釉彩飽滿,為同期宮廷掐絲琺琅器之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蕉葉形開光以黑藍雙色勾邊,較大多近似例僅以單色勾邊的做法更富有層次感。比較一件乾隆掐絲琺琅鳳耳三足爐,其上腹飾以黑釉勾邊如意開光,見香港佳士得,2017年11月29日,拍品2915號;以及本場拍賣中的一件清十八世紀初掐絲琺琅福壽連綿串璧紋鳳耳大瓶,以黑紅雙色勾勒如意開光,見拍品2809號。瓶上鳳凰華貴的形象與張宗憲先生珍藏中一件掐絲琺琅鳳形花插相仿(圖四),見《絢麗.華貴.至尊:香港張宗憲先生珍藏御製宮廷掐絲絲琺瑯器特展》,頁34-35。

更多來自 韶華璀璨 – 斯普菲博物館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