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歷史的十大粉紅美鑽

佳士得即將於拍場呈獻一枚拍賣史上最碩大的艷彩紫粉紅色鑽石,預計將書寫珠寶歷史上的新篇章。珠寶部專家Marie-Cécile Cisamolo在此分享這些曾在佳士得全球各地拍賣廳引起轟動的粉紅美鑽故事

由於粉紅鑽石的產量極為有限,而藏家又求之若渴,頂級大顆粉紅鑽石近年來價格倍增。粉紅鑽的迷人色彩源自它在地殼深處形成之時,晶體結構發生的罕有自然變異。繼續瀏覽,為您回顧佳士得近年拍出的巨型頂級粉紅美鑽和粉紅鑽戒指。

一年一度的櫻花季高潮即將來臨之際,佳士得香港亦將於拍場呈獻一枚拍賣史上最碩大的艷彩紫粉紅色鑽石,預計將書寫珠寶歷史上的新篇章。這顆名為「The Sakura」的璀璨非凡自然瑰寶重達15.81克拉,比此前保持世界拍賣紀錄的粉紅色鑽石更重近1克拉,估價1.95至3億港元,將於5月23日舉辦的香港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現場拍賣中矚目亮相。
The Sakura,15.81克拉艷彩紫粉紅色/內無瑕 TYPE IIa 鑽石戒指。估價:1.95-3億港元。此拍品將於2021年5月23日在香港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中呈獻

The Sakura,15.81克拉艷彩紫粉紅色/內無瑕 TYPE IIa 鑽石戒指。估價:1.95-3億港元。此拍品將於2021年5月23日在香港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中呈獻

粉紅色鑽石在天然彩鑽中是尤其稀有難得的顏色,而大型原石幾乎舉世罕見,從原石中切割粉紅鑽的難度亦是極高,因此重量是衡量粉紅色鑽石非常重要的元素。此外,「The Sakura」的剔透無瑕亦令人難以忘懷:絕大部分粉紅色鑽石都被評為SI(微內含級),就算內含物較少亦會顯得有些許渾濁,但「The Sakura」被評為IF(內無瑕)級別。紫粉紅色平衡悅目,色調飽和濃郁——猶如櫻花般的色調優雅甜美,剛好與漫天繁花的春天互相呼應,故此得名。這枚鑽石不僅是璀璨動人的罕見珍寶,更富有吉祥美好的春日寓意。

5.00克拉豔彩粉紅鑽「The Vivid Pink」2009年以10,776,660美元成交

The Vivid Pink鑲嵌在英國珠寶商格拉夫(Graff設計的鉑金及18K玫瑰金戒指上,兩側飾以盾形鑽石。這顆粉紅鑽在香港拍賣時,以逾低估價兩倍的價格成交,刷新當時粉紅鑽的單克拉價格紀錄(2,155,332美元/克拉),直至2017年才由佳士得拍出的另一枚絕色粉紅鑽The Pink Promise刷新。

「The Vivid Pink」彩色鑽石和鑽石戒指,格拉夫設計。2009年12月1日於佳士得香港售出,成交價83,540,000港元

「The Vivid Pink」彩色鑽石和鑽石戒指,格拉夫設計。2009年12月1日於佳士得香港售出,成交價83,540,000港元

這顆美鑽被美國寶石研究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評定為IIA級,意指它的內外顏色幾乎完全一致,甚為罕有。

這顆擁有獨特淺粉色澤的方形鑽石,由樞機主教馬薩林(Cardinal Mazarin)於1661年贈予路易十四。在其後的225年間,這顆鑽石一直由法國皇室收藏,曾為四位國王、四位王后、兩位皇帝和兩位皇后所有。後來,法國皇室珍藏流散四方,這顆鑽石也於1887年被拍賣,其後下落不明。

見證歷史的彩色鑽石「Le Grand Mazarin」。2017年11月14日於佳士得日內瓦售出,成交價14,375,000瑞士法郎

2017年,當佳士得珠寶專家Jean-Marc Lunel上門拜訪一位客人時,客人從一張舊包裝紙裡拿出Le Grand Mazarin。專家後來回想邂逅這顆別具歷史意義的鑽石時表示:「我猶如將法國皇室歷史的一部分捧在手中,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這顆獨一無二的偏紫色粉鑽,鑲嵌在一枚由Dreicer & Co.製造的美好年代風格戒指上,自1940年代起就一直存放在銀行的保險庫裡,原為美國礦業和鐵路大亨的隱居女兒胡格特·克拉克(Huguette M. Clark)所有。2012年,「The Clark Pink」以超出高估價一倍的價格成交,成為美國拍賣史上最昂貴的粉紅鑽

9.00克拉枕形切割豔彩紫粉紅鑽「The Clark Pink」。2012年4月17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5,762,500美元

9.00克拉枕形切割豔彩紫粉紅鑽「The Clark Pink」。2012年4月17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5,762,500美元

這枚戒指是當時佳士得拍賣的17件克拉克珠寶珍藏中的領銜拍品。同一位藏家的油畫珍藏拍賣於兩年後在佳士得舉行,包括來自莫奈(Monet)、雷諾瓦(Renoir)和惠斯勒(Whistler)等藝術大師的作品。

這顆粉鑽由被譽為「鑽石之王(King of Diamonds)」的著名紐約珠寶商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鑲嵌於18K金戒指上,其子雷諾(Ronald)將之命名為The  Martian Pink。名字靈感源於1976年美國發射衛星所拍攝的「紅色星球」火星的照片;這顆鑽石擁有近似於火星在照片中呈現的濃烈深粉色。

經過檢測和認證,「The Martian Pink」的晶體結構內幾乎不含氮;與大多數粉鑽不同的是,它也沒有呈現紫色、橙色或灰色等其他顏色。這顆鑽石於2012年在佳士得香港拍賣時,以超出低估價一倍的價格拍出。

9.14克拉梨形豔彩粉紅鑽於2016年以18,174,632美元成交

全球僅有數個鑽礦出產粉紅鑽,而經過切割和打磨之後,大約每一千萬顆粉紅鑽中,方有一顆的色彩純淨度能達「豔彩」級別。

這顆巨型美鑽鑲嵌於鉑金戒指上,兩邊飾以梯形鑽石。2016年6月,它被美國寶石研究院認證為「豔彩」級別。同年在日內瓦的拍賣中,這件瑰寶以逾1,800萬美元成交,遠高於拍前高估價。

此顆美鑽於2010年亮相拍賣場,是當時拍賣史上僅有的1810克拉以上粉紅鑽石之一。不僅如此,它更是這18顆當中唯一達濃彩粉紅級別的鑽石,更凸顯其獨一無二。

這顆粉紅鑽石兩邊各鑲一顆純淨白鑽,配以18K玫瑰金和白金戒托。在香港拍賣時,以超過最高估價近三成的價格落槌。

這顆粉紅鑽由雙圈鑽石圍繞,指環亦鑲滿鑽石,在2015年佳士得日內瓦拍賣會上刷新粉紅鑽石的世界拍賣紀錄。這顆美鑽原本由一美國家族珍藏15年,也是當時出現在拍賣場上最大的枕形切割豔彩粉紅鑽。

這顆鑽石以逾最低估價約55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買家以其7歲愛女的名字將它命名為The Sweet Josephine

粉紅鑽石「The Princie」大概300年前在印度被發現,最初由海德拉巴德的尼扎姆家族(Nizams of Hyderabad )擁有。當它1960年首次現身拍場時,由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以46,000英鎊買下,並將它命名為 「Princie」,更在梵克雅寶的巴黎展廳中為這枚鑽石舉行命名派對。

在美國寶石研究院鑑定過的700萬顆鑽石當中,只有不足40顆鑽石能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呈現罕見的橙色光芒,「The Princie」就是當中最大的一顆。這種熒光特性,是該顆鑽石來自印度著名戈爾康達(Golconda)鑽礦的最佳證明。

由於這是經美國寶石研究院鑑定過體積最大的戈爾康達濃彩粉紅鑽石,因此它在2013年佳士得紐約的拍賣會中以近4,000萬美元的高價成交,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枚鑽石至今仍然是佳士得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粉紅鑽。

這枚臻美巨型鮮彩粉紅鑽於2018年在佳士得日內瓦售出,每克拉成交價高達2,665,344瑞士法郎,刷新每克拉粉紅鑽石的世界拍賣紀錄(比2017年售出的前世界紀錄保持者「The Pink Promise」每克拉價格更高出近500,000美元)。

溫斯頓粉紅傳奇。長方形切割鮮彩粉紅鑽,18.96克拉。此拍品於2018年11月13日在佳士得日內瓦瑰麗珠寶拍賣中售出,成交價50,375,000瑞士法郎

此枚璀璨巨鑽由海瑞·溫斯頓拍下後重新命名為「溫斯頓粉紅傳奇」,它的色澤飽滿深邃,晶瑩剔透,更重達18.96克拉,是世間最珍稀罕有的美鑽之一。

事實上,只有一百萬分之一的鑽石能夠獲評為「Fancy Vivid」(鮮彩),而當中重逾10克拉的更是千載難逢。佳士得珠寶部國際主管Rahul Kadakia當時曾表示:「大部分鮮彩粉紅鑽的重量也不足1克拉,但這枚美鑽幾乎重達19克拉,呈現最動人亮麗的色彩,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世間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