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短談:暗藏乾坤的鎏金銅觀世音菩薩像

中國藝術品部專家紫潮分享發現這尊菩薩像內有乾坤時的欣喜之情。這尊擁有約600年歷史的明宣德鎏金銅觀世音菩薩像,將於11月6日於倫敦拍賣中亮相。

頁頂圖片:

佳士得倫敦的中國藝術品部專家紫潮透露首次看到這尊難得一見的明宣德鎏金銅觀世音菩薩坐像時的情境:「我的當下反應是,這是真的嗎?會不會太幸運了?」

紫潮與同事為前大英博物館亞洲藝術品負責人詹甯斯(Soame Jenyns)的珍藏估值時,留意到這尊雕塑,但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尊造像暗藏乾坤奧秘。紫潮後來發現銅像中空,底部以銅片密封。


明宣德 鎏金銅觀世音菩薩坐像 「大明宣德年施」款,高10¼ 吋(26 公分)。估價:150,000-200,000英鎊;成交價:1,928,750英鎊。此拍品於2018年11月6日在佳士得倫敦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

這尊雕塑的歷史可追溯至中國明宣德時期(1426-1435),塑像為觀世音菩薩,是懷抱慈悲之心、孜孜不倦地引導世人進入涅槃之境的神明。此珍品將於佳士得倫敦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亮相。

宣德帝與祖父永樂帝同樣熱愛佛教藝術及雕塑,二人在位期間,帶有西藏色彩的中國佛教藝術發展迅速。

此尊觀世音菩薩坐像肩膀寬闊、身軀纖瘦、雙腿修長,承襲印度傳統風格;與之相對比的是圓形的大耳環、方闊臉型、高顴骨、彎曲柳葉眉,以及大量的嵌飾工藝,此為沿習尼泊爾和西藏的特色。

銅像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施」的年款,意指「大明宣德時期所贈」。此類漢藏風格的銅像上通常刻有由左至右的年款,就如此尊佛像的刻字所示。另外,這裡採用的是「施」字,而非常見於當時御瓷上的「製」字。


「從底部銅片的狀況判斷,此尊菩薩像已被密封數百年。」── 紫潮

古人會在佛教儀式中供奉類似的鎏金銅像,並將聖物放進其中,作為儀式的一部分。此儀式在藏傳佛教中尤其重要,非常神聖。


觀世音菩薩坐像的X光檢查發現內藏聖物,應自十五世紀起被封藏至今。

觀世音菩薩坐像的X光檢查發現內藏聖物,應自十五世紀起被封藏至今。

佳士得專家以X光檢查雕塑,結果發現內藏數項物品,包括一個可能為佛經的小卷軸、幾片布碎,以及疑似四顆小珠的東西。

紫潮表示:「這項發現確定佛像在十五世紀的特別佛教儀式中備受供奉,令人振奮。從底部銅片的狀況判斷,此乃原有的銅片,亦即菩薩像已被密封數百年。」

此尊銅像的新主人有可能會將其底部打開,但對我們的專家而言,已有足夠證據肯定它是「內藏寶藏的寶藏」。紫潮形容:「不管再看多少遍,每次你都會在其之上發現新的細節。」

詹甯斯收藏此尊雕塑,體現了這位學者對南亞藝術的淵博知識,以及在美學和工藝上慧眼獨具。詹甯斯除了為大英博物館的亞洲藝術館藏出版過大量著作以外,亦建立了其中國及日本藝術的私人珍藏,涵蓋銅像、瓷器及漆器等。此珍藏將於佳士得倫敦拍賣以及網上拍賣專場呈獻。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