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藝術即是激發靈感」——香港知名設計師陳幼堅的創意之旅

設計師、藝術家暨收藏家陳幼堅與佳士得專家王汐楚暢談他融貫東西的設計理念,並欣賞「Salon 27」中精心佈置的佳士得「無界」私人洽購展覽精選作品

「法國人真正懂得何為『中國風』。」香港知名設計師及品味雅士陳幼堅在自己位於鰂魚涌的「Salon 27」感慨道。他面前擺放的正是這件曾屬蓬巴杜夫人舊藏的路易十五時期松石綠釉瓷貓

此件瓷貓來自清乾隆時期,鎏金銅底座則由巴黎古董商及設計師拉扎爾·杜沃(Lazare Duvaux,1703-1758)製作。十七及十八世紀時的歐洲貴族對東方工藝精品及靈感源自東方的歐洲工藝品情有獨鍾,此作便是上佳範例。

靈動精巧的瓷貓曾由法國皇帝路易十五情人蓬巴杜夫人珍藏。如今則在香港知名設計師陳幼堅的餐桌上大放異彩——並於佳士得私人洽購展覽「無界」中矚目推出。

是次展覽探索東西方藝術傳統交融之美,自16世紀初以來,亞洲藝術的悠久傳統和獨特美學一直為歐洲所欣賞欽慕。而佳士得在歐洲裝飾藝術及現當代亞洲藝術傑作間開啟對話,為觀者呈獻一場視覺盛宴。集設計師、品牌顧問、藝術家及收藏家於一身的陳幼堅,秉持「東情西韻」的美學理念,無疑成為佈展的不二人選。

佳士得西方古典藝術部亞洲區代表王汐楚(CC Wang)受邀來到陳幼堅(Alan Chan)的「Salon 27」中,一睹這位著名設計師的傑出創意。Alan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香港人」,在70至80年代期間培育出自己對中國藝術的熱愛:「精美的工藝、細膩的質感和五千年的厚重文明」都令他感慨不已。

同時他亦在香港接受大量西方文化的滋養與衝擊,自1970年代起便開始在外資廣告公司中供職,因此能夠從西方視角審視及體會中國傳統藝術。

陳幼堅設計公司與他的私人藝術珍藏一樣,亦將「東情西韻」的理念一脈相承。

「收藏能為你帶來無限豐富的知識源泉。」——陳幼堅

Alan開始收藏藝術是源自內心深處的熱愛,他喜好將藝術品融入自己的茶室、餐廳及五星級酒店設計項目中,把藝術與設計合二為一,在現代生活中注入藝術氣息,他更漸漸以此揚名海內外。

同時他也承認藝術鑑賞對自己的創意生涯有著深遠影響。「作為一名設計師和策展人,我不斷自問,怎樣更進一步,怎樣學習更多?」陳幼堅如是說。「我發現收藏藝術是一個途徑。我們都從歷史中汲取靈感,而收藏能為你帶來無限豐富的知識源泉。」

此外,Alam的收藏背後亦有動人的私人情感。「收藏藝術即是收藏回憶。我珍藏中的每一件物品,我都記得購買的時間和地點。我不記得價格,但卻存有那份回憶。」

陳幼堅設計公司成立40年來碩果累累,共斬獲逾600個本地及國際的廣告和設計大獎——1996年被紐約Graphis評為「全球十大最佳設計公司」之一。2017年更獲香港設計中心頒發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獎項。Alan更是從80年代已經進入日本市場領導設計項目。

Alan的頭銜還包括繪圖藝術家、攝影師和影像藝術家,其作品包括2010年的iPhone攝影及錄像系列作品《iEye愛》,乃其以iPhone拍攝二十一世紀現代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片段集合。

東京Ginza Graphic Gallery、香港文化博物館及上海美術館均曾為陳幼堅舉辦回顧展,其作品亦獲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蘇黎世設計博物館及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等一流機構珍藏。

「我以特定方式佈置藝術品並推動情感,這是發自心底的真摯波瀾,如同表演藝術一樣。」——陳幼堅

Alan如今的收藏中已有逾1,000件精品,包括其珍愛的藝術家常玉(1901-1966)朱銘(1938年生)、達米恩·赫斯特(1965年生)、Futura 2000(1955年生)、趙無極(1920-2013)曾梵志(1964年生)、井上有一(1916-1985)及馬克·奎恩(1964年生)等作品。

他的收藏腳步不停,仍於「跳蚤市場、藝術商、古董店鋪及拍賣行」等地不斷購入心儀藝術品,幾乎每週都會入手新的物品,並將它們擺放於家中、辦公室中、位於京都的27藝廊空間,以及香港「Salon 27」中,所有空間均以其生日日期「27」命名。

「Salon 27」起初乃陳幼堅為展示藝術家作品並為奢華品牌舉辦活動而打造的特別藝廊。2020年是他的70歲生日,更代表著他進入設計行業的第50個年頭,他於是將這層位於工業大廈10樓佔地700平方米的藝廊重新設計成以家作概念並容納自己400件珍藏的私人空間,靠近露台位置,陽光從京都式「雪見障子」風格的磨砂玻璃趟門投射下自然光影,打造竹林裝置藝術,引人入勝。

曾梵志,《陳幼堅肖像》,2013年作。藝術作品:©曾梵志

曾梵志,《陳幼堅肖像》,2013年作。藝術作品:©曾梵志

推門而入,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陳幼堅好友、中國著名藝術家曾梵志(1964年生)為其所作的一幅肖像畫;Alan從「無界」私人洽購展中挑選了一張路易十六時期寫字桌,置於畫作下方:「我欣賞它的簡潔優雅,有些宋代的輪廓風韻,一種獨特的亞洲氣質。」

路易十六時期 桃花心木烏木鑲嵌寫字桌。卡納巴斯作,十八世紀末。高 74 公分(29 1/5 英寸);寬 73 公分(28 7/10 英寸);深 48.5 公分(19 1/10 英寸)。售價待詢。此作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會客廳中亦擺放了陳幼堅精選的三件作品:路易十六時期桃花心木設色紙本屏風,以及劉野(1964年生)和村上隆(1962年生)兩位炙手可熱的當代藝術家傑作。

紙本屏風背後即是Alan自己的藝術創作——以其在京都嵐山竹林的回憶為靈感的燈光裝置藝術。兩幅當代畫作則與世界各地的風景作品一同懸掛於以山水形式作主題的牆上,增添幾分活潑和動感。

打开链接 https://www.christies.com/zh/lot/lot-6328926
劉野(1964年生),《女孩和蒙德里安》。油彩 畫布。2010年作。60 x 100 公分(40 x 30 英寸)。售價待詢。此作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劉野(1964年生),《女孩和蒙德里安》。油彩 畫布。2010年作。60 x 100 公分(40 x 30 英寸)。售價待詢。此作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打开链接 https://www.christies.com/zh/lot/lot-6328916
村上隆(1962年生),《無題》。款識:Takashi 2015(畫背)。壓克力 畫布 裱於木板。直徑 100 公分(39 3/8 英寸)。2015年作。售價待詢。此作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村上隆(1962年生),《無題》。款識:Takashi 2015(畫背)。壓克力 畫布 裱於木板。直徑 100 公分(39 3/8 英寸)。2015年作。售價待詢。此作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劉野作品中的線條令我回想起蒙德里安和中式窗戶,而村上隆作品中的微笑太陽花亦與整體氣氛相合。」陳幼堅解釋道。

音樂廳主要收藏展示人像畫作,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另外一個可供客人晚餐後欣賞現場樂隊表演的空間,Alan將愛爾蘭藝術家珍妮維·菲吉斯(Genieve Figgis)和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1920-2014)色彩較為繽紛及充滿張力的傑作懸掛於此。

「於我而言,兩幅作品傳遞的是同一種情感。一幅似乎描繪舞台,另一幅則捕捉生命的動勢。當我欣賞畫中那潑灑洋溢的抽象色彩和層次豐富的畫面質感時,便能配合音樂廳整體的舞台感,以及提升來賓們互相交流及享樂的情緒……」陳幼堅笑說道。

(左)朱德群(1920-2014),《深邃的微光》。款識:朱德群CHU TEH-CHUN 1982(右下);朱德群CHU TEH-CHUN 1983 “Lueurs raves”1(畫背)。 油彩 畫布。130 x 195 公分(51 1/8 x 76 3/4 英寸)。1982-1983年作。售價待詢。

(右)珍妮維·菲吉斯(1972年生),《降神會》。款識:Genieve Figgis 2018(畫背)。壓克力 畫布。120 x 120 公分(47 1/4 x 47 1/4 英寸)。2018年作。售價待詢。兩件作品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左)朱德群(1920-2014),《深邃的微光》。款識:朱德群CHU TEH-CHUN 1982(右下);朱德群CHU TEH-CHUN 1983 “Lueurs raves”1(畫背)。 油彩 畫布。130 x 195 公分(51 1/8 x 76 3/4 英寸)。1982-1983年作。售價待詢。 (右)珍妮維·菲吉斯(1972年生),《降神會》。款識:Genieve Figgis 2018(畫背)。壓克力 畫布。120 x 120 公分(47 1/4 x 47 1/4 英寸)。2018年作。售價待詢。兩件作品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陳幼堅餐桌中央的擺設將來自各個歷史時期和各種中西文化的珍品融合在一起(除了松石綠釉瓷貓外,還有一張明代掐絲琺瑯畫軸式桌),創造出豐富的敘事張力,充分體現出設計師對策劃布展及將藝術融入生活的精妙視角。

「這張餐桌上,乃至這一空間中所有的物品以及現場的所有花藝,都是我一手設計佈置,旨在創造對比,激發對話。」

「花藝及空間的互動於我而言極為重要,每次活動我都會因應不同主題及客人身份作出創作及鋪排,再以特定方式佈置藝術品並推動情感,這是發自心底的真摯波瀾。我佈置餐檯時就如同表演藝術一樣。」

井上有一(1916-1985),《舟》,1983年作。水墨 紙本。126 x 164.5 公分(49 5/8 x 64 3/4 英寸)。售價待詢。此作於「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 私人洽購展覽中呈獻

餐桌後方牆上懸掛了日本藝術家井上有一的作品,陳幼堅形容井上是自己的偶像。「飯廳提供精緻餐飲,牆身及作品均以黑白作主題,三幅奪目作品表面上看似互不相干,但事實上不只色調連貫,井上有一書法作品的澎湃與左邊趙無極水墨畫的寧靜狀態產生強烈對比,再加上Albert Watson如此標誌性的人像攝影作品,互相輝映下帶出令人驚喜的趣味性。」

「井上有一此畫中是中文字『舟』,共由兩大筆劃構成:其中一筆在後,另一筆在前,自左至右橫貫畫面。同時墨點亦遍灑畫布,創造出作品的深度與廣度。」Alan解釋道。

「作品寓意在於不斷前行的舟,在水面上激起點點漣漪。生命便是如此的旅程,我們都要繼續向前。」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無界」從歐洲裝飾到戰後當代藝術私人洽購網上展覽至2021810結束,您亦可透過佳士得線上預展瀏覽精彩拍品詳情,或親自蒞臨佳士得香港藝廊欣賞精選拍品預展,預展至716日結束。

佳士得私人洽購服務以保密專屬形式幫助客戶找尋、托售或購買指定藝術品,我們隨時樂意為您效勞。誠邀您與我們聯絡,近距離欣賞可供即時購買的精選藝術佳作。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