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懷堂美術館中國書畫珍藏

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與澄懷堂美術館藏品」拍賣將於5月27日舉行,專家周時健在此率先介紹一系列來自這間日本殿堂級美術館的中國古代書畫佳作。

中國書畫專家周時健介紹的多幅中國書畫作品為澄懷堂美術館收藏,這家美術館於日本京都以東約100公里外的三重縣四日市,她指出:「日本收藏中國書畫的歷史悠久。」

日本的視覺文化源於中國,早於公元五世紀,日本已採用中國的書寫系統,其後中國佛教及藝術亦於六世紀傳到日本。

在其後的數個世紀,中國藝術對日本的影響漸漸減弱,但收藏中國書畫在當地依然甚為盛行,特別是在十二至十四世紀,其後在十九至二十世紀時亦再度引起風潮。

澄懷堂美術館珍藏由日本政治家及實業家山本悌二郎(1870-1937)蒐集,他曾諮詢多位學者,並遠赴福建、杭州、蘇州、上海、廣東、北京及山東拜訪多位收藏家,悉心蒐羅作品。這批珍藏一度囊括2,000多幅中國古代書畫,周時健表示:「至今仍然收藏了不少珍罕書畫佳作。」

清 八大山人 荷鷺圖 水墨紙本  立軸。尺寸:106 x 34.3公分(41¾ x 13½吋)。估價:2,500,000-3,500,000港元。此拍品於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與澄懷堂美術館藏品拍賣中呈獻。

清 八大山人 荷鷺圖 水墨紙本 立軸。尺寸:106 x 34.3公分(41¾ x 13½吋)。估價:2,500,000-3,500,000港元。此拍品於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與澄懷堂美術館藏品拍賣中呈獻。

周時健展開此幅超過1米長的博物館珍藏水墨紙本立軸《荷鷺圖》,並指出作品出自八大山人之手,他是十七世紀明朝宗室的後代,在明朝覆亡後被迫削髮為僧隱居。

她又指:「畫的右方有一枝修長荷莖,在蓋頂的荷葉下隨風搖曳,最下方則有一隻棲息於石上的鷺鷥。獨特的構圖,形成了中央空間留白。」空白和荷花,兩者皆與禪宗思想相連。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圖 設色綾本  立軸。尺寸:158 x 45公分(62¼ x 17¾吋)。估價:4,000,000-6,000,000港元。此拍品於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與澄懷堂美術館藏品拍賣中呈獻。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圖 設色綾本 立軸。尺寸:158 x 45公分(62¼ x 17¾吋)。估價:4,000,000-6,000,000港元。此拍品於2019年5月27日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與澄懷堂美術館藏品拍賣中呈獻。

另一幅同樣由八大山人繪畫的澄懷堂美術館珍藏綾本立軸《山水圖》長逾1.5米,繪於1690年代末,描畫重霧籠罩的山水景色。周時健指:「在綾上繪畫的難度極高,流淌的水墨在綾布上難以控制,容易滑走。」

她接著解釋此畫構圖之巧妙;當視線沿畫面向上移時,會產生樹木及岩石漸漸遠去的視覺效果。「這是一項高超技巧,而且效果賞心悅目。」

其他將於5月27日佳士得香港拍賣呈獻的澄懷堂美術館藏品,包括有中國畫家文徵明分別於1544及1553年創作的《空山寒澗圖》《行書七言詩卷》藍瑛於1645年繪畫的《西溪雨霽圖》,以及王鐸分別於1647及1643年創作的兩幅書法《草書》《臨張芝冠軍帖》

這批藏品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奇蹟倖存,並於1994年移至現處。部分澄懷堂藏品現藏於大阪市立美術館、東京國立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及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