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克‧夏加爾的十大要點

Alastair Smart深入介紹俄羅斯藝術家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的生平及創作,夏加爾原名莫伊悉‧塞加爾(Moyshe Segal),深受畢加索和超現實主義畫家尊崇,更是歐洲現代主義的重要人物

marc-chagall

Marc Chagall © Archives Marc et Ida Chagall, Paris

他形容父親為俄羅斯小鎮維捷布斯克的「廚房奴隸」

馬克夏加爾於1887年7月生於俄羅斯帝國(現在為白俄羅斯的一部份),原名莫伊悉‧塞加爾,他是家中長子,有八名兄弟姐妹。他的父親扎哈爾(Zachar)為一名鯡魚商人搬運木桶。夏加爾在他的回憶錄《My Life》裡誇張地比喻父親為「廚房奴隸」,顯然父親的工作非常艱辛,夏加爾決意不會步其後塵,並立志成為藝術家。他在書中寫道:「每次看見父親搬運重物,我的心就像土耳其百吉餅一樣戚然扭作一團。」

他後來離開維捷布斯克,但一直心繫家鄉

1906年,19歲的夏加爾移居俄國首都聖彼得堡,並入讀當地的藝術學校。當時他的畫作常以家鄉為靈感來源,而即使他人生大部份時間都身在遠方,但維捷布斯克一直為他帶來啟發。有說夏加爾透過畫布描繪維捷布斯克,讓他能緬懷童年,忘卻成長後的艱苦生活(他在不同時期經歷了戰爭、革命和逃亡)。

夏加爾的畫作中經常出現一位鬚的男,穿著深色長大衣,頭戴維捷布斯克貧窮猶太人中常見的帽子,藉此向自己的故土和文化致敬。


《習作:旺斯之夜》中的公雞和小提琴手也是夏加爾常用的題材,呼應他在農村的成長經歷和猶太血統。


他從各方汲取靈感

夏加爾以獨特的手法融匯不同範疇的題材,發展出原創風格。除了俄國民間藝術和東正教偶像外,他也參考猶太藝術傳統,而1911年移居巴黎後,更從當代西方作品中汲取靈感。

夏加爾的早期畫作採用含蓄色調,後來受野獸派啟發,換上鮮明純粹的色彩。強烈的色彩成為夏加爾後期作品的一大特色,用作強調情感或營造神秘效果。

夏加爾享受法國的「自由之光」

這位藝術家移居巴黎後,把名字改成發音類似法語的馬克‧夏加爾。他也在巴黎認識畢加索,這位西班牙藝術家從來不會過分讚美對手,但談到來自俄國的夏加爾時卻指:「不知道這些圖像從何而來,他腦海中一定有一位天使!」

夏加爾曾嘗試立體主義,但很快便放棄,因為他認為立體主義過於理性及幾何化,並強調自己不喜歡在「三角形桌上填滿方形的梨子」。

步入晚年的夏加爾從1950年代開始與畢加索在法國蔚藍海岸為鄰,他喜愛法國的「自由之光」(lumière-liberté),而法國南部正是自由之光最啟迪人心之地。他會在畫室裡插滿鮮花,並多次創作繽紛的花畫作,以展現自由之光啟發的無限創作可能性。

他擁護俄國革命——至少在最初是這樣

夏加爾於1914年回到俄國探望家人和未婚妻貝拉(Bella),他原本計劃逗留三個月,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令他不得不無限期延遲返回西歐的計劃。1917年俄國革命爆發,夏加爾深表同情。

作為沙皇統治時期的猶太人,他一直被剝奪公民權利,而現在他終於在祖國享有完整公民權利,甚至獲任命為維捷布斯克的美術政治委員,但後來由於意識形態的分歧而很快辭職。夏加爾的作品自此變得更加天馬行空,畫中佈滿綠色的牛和飛馬,他的競爭對手更指作品與馬克思或列寧毫無關係。


他獲超現實主義畫派譽為教父和天才

夏加爾於1923年返回巴黎,當時超現實主義成為主流知識分子運動,而他在過去十年的夢幻作品被視為里程碑之作。超現實主義領袖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表示「沒有作品像夏加爾的作品般如此決然魔幻」,他更正式邀請夏加爾加入運動,但遭到拒絕。


夏加爾的作品既異想天開,也帶有政治色彩

飄浮的戀人大概是夏加爾作品中最常見的人物,但從1937年開始,他亦經常繪畫耶穌受難的題材,這並非純屬巧合,因為當時納粹黨對猶太人的驅逐行動和暴行越來越嚴重。

夏加爾在二戰期間的大部分時間在紐約度過

由維希政府統治的法國對猶太人而言非常危險,因此夏加爾和貝拉(已成為他的妻子)接受了到美國避難的邀請。他在這段期間的藝術代表作包括為馬歇尼(Léonide Massine)的芭蕾舞劇《阿列科》設計佈景和服裝,該劇於1942年首次公演,好評如潮。兩年後,貝拉受病毒感染逝世,為了紀念她,夏加爾在多幅畫作中將貝拉刻畫成情人或新娘的形象,直至他於1985年離世。

二戰後他深受藏家、藝評家和策展人追捧

夏加爾在1948年回到法國前,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芝加哥藝術學院舉辦回顧展,奠定自己作為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的地位。他亦開始嘗試各種新媒介,包括掛毯、陶器、馬賽克,以及最成功的彩繪玻璃。他鍾情於大片濃豔色彩,因此創作彩繪玻璃便最適合不過。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為紐約聯合國秘書處大樓製作的天藍色和平之窗。

他是最後一位歐洲現代主義大師

1967年,年屆八十的夏加爾為紐約林肯中心大都會歌劇院大堂創作兩幅巨型壁畫《音樂的泉源》及《音樂的勝利》,兩幅畫作闊30呎,高36呎。夏加爾以亮紅色和黃色向昔日的偉大作曲家致敬,其中莫扎特更像天使般在曼哈頓上空飛翔,擁抱其歌劇名作《魔笛》中的人物。

馬克‧夏加爾(1887-1985),《畫家的夢想》,約1980年作。39¼ x 25½吋(99.7 x 64.8公分)。估價:1,200,000-1,800,000英鎊。2019年2月27日於佳士得倫敦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推出

夏加爾將畢生奉獻給藝術,至1985年在法國逝世(享年97歲)前仍在創作。事實上,他與世長辭當天仍在討論芝加哥復健中心委托的掛毯項目設計草圖。夏加爾與第二任妻子娃娃(Vava)合葬於普羅旺斯的聖保羅德旺斯小鎮,他是最後一位歐洲現代主義大師。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