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不可错过的最佳艺术主题纪录片

大部分博物馆如今暂时闭馆,不妨在家中欣赏一些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优秀纪录片。以下推荐的10部纪录片,涵盖伦敦、北京、纽约等世界都市,以至毕加索(Picasso)、巴斯奇亚(Basquiat)和斯特拉(Stella)等艺术大师

5-x-1-template-alt

《古根汉的艺术情缘》(2015年)导演:Lisa Immordino Vreeland

1978年和1979年的夏天,贾奎琳‧韦尔德(Jacqueline Weld)访问佩吉‧古根汉(Peggy Guggenheim),为这位大胆前卫的艺术赞助人传记《Peggy: The Wayward Guggenheim》收集资料。然而,访问的录音带却下落不明,从未公诸于世。

数十年后,当导演Lisa Immordino Vreeland决定制作一套关于古根汉的电影时,从未想过会找到那些录音带。她偶然到访韦尔德家时,在地库一个放满书本的箱里,发现了这批消失多年的录音带,它们最后亦构成这部优秀纪录片的框架。

电影主要探讨历史学家对古根汉的评价,因为世人常常批评她的品味被身边的男性友人所左右,包括马瑟韦尔(Motherwell)、罗斯科(Rothko)和波洛克(Pollock),但处境相同的男性,却永远不会遭到如此指责。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AmazonDogwoofGoogle PlayYouTube租看影片

《凝视玛丽娜》(2012年)导演:Matthew Akers

这部纪录片的一幕中,这位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对着镜头大笑道:“我想在死前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形式。”然而,她的眼神却清楚显示出自己绝非讲笑。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正在筹备其事业生涯的巅峰之作——2010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的个展「艺术家在场」,镜头跟随她的脚步,记录下她的准备过程。在连续三个月内,她每天有七个半小时坐在木椅上,不吃不喝,严肃地凝望坐在对面的人。阿布拉莫维奇起初被人视为疯狂,后来则获誉为行为艺术始祖,导演Matthew Akers在纪录片中穿插艺术家一生的故事,并试图解答如何定义艺术的问题。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AmazonDogwoofGoogle PlayYouTube租看影片

查理斯(Charles)和雷·伊姆斯(Ray Eames)夫妇出身寒微,最初在洛杉矶家中的空房里制作夹板椅子,后来终于成为知名建筑师、工业设计师和电影制作人,对二十世纪的美国影响深远。

身处家中的伊姆斯夫妇,约1970年,电影画面。© 2011 Eames Office, LLC

《伊姆斯:建筑师与画家的天才二人组》由好莱坞演员詹姆斯‧法兰科 (James Franco)旁述,透过档案影片和业界重要人物的访谈,道出夫妇二人的故事。《纽约时报》形容这部获得皮博迪奖的纪录片“充满艺术品、资讯、故事和人物,并以有条不紊的优雅的手法组织而成”。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Amazon租看影片

纪录片制作人Gerald Fox曾拍摄关于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马克·奎安(Marc Quinn)和布列特‧伊斯顿‧艾利斯(Brett Easton Ellis)的电影,这次则将镜头转向传奇摄影师罗伯特·法兰克(Robert Frank)

罗伯特‧法兰克在1958年以摄影集《The Americans》一举成名,现已年过八旬,颇爱抱怨,而电影几乎全是访问这位艺术家的片段。法兰克从曼哈顿布利克街旧工作室外望,表示:“年轻富有的雅皮士当然也有生活的权利,但我不想住在他们隔壁!”

罗伯特‧法兰克,《印第安纳波里斯》,1956年摄,来自他于1958年出版的著名摄影集《The Americans》。© 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纽约Pace MacGill Gallery提供

罗伯特‧法兰克,《印第安纳波里斯》,1956年摄,来自他于1958年出版的著名摄影集《The Americans》。© 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纽约Pace MacGill Gallery提供

Gerald Fox于2019年才获法兰克同意将电影安排在戏院上映,使公众在事隔14年后能欣赏这部纪录片。然而,法兰克却在数月后于新斯科舍离世,远离令他愤忿的雅皮士。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Amazon租看影片

《毕加索之谜》(1956年)导演:Henri-Georges Clouzot

为了记录二十世纪最伟大艺术家毕加索的创作过程,电影制作人Henri-Georges Clouzot不得不采取破格的方法。他与电影摄影师克劳德·雷诺阿(Claude Renoir,彼埃‧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孙儿))合作,用透明的画布捕捉毕加索作画时的笔触。

巴布罗·毕加索在电影《毕卡索之谜》的片场绘画,摄于1955年。照片:©Jerome Brierre / Bridgeman Images。艺术作品:©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20

巴布罗·毕加索在电影《毕卡索之谜》的片场绘画,摄于1955年。照片:©Jerome Brierre / Bridgeman Images。艺术作品:©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20

这部电影最初以黑白形式拍摄,在拍摄期间,毕加索创作了20幅作品,每一幅都从最初的简单草图变得越来越复杂。然后,在最后一卷录影带中,画面绽放鲜艳的色彩,全面展现出艺术家明亮绚丽的用色。

电影在1956年康城影展中获得评审团特别奖,更获著名《New Yorker》影评人保琳·凯尔(Pauline Kael)形容为“有史以来最精彩欢乐的电影之一”。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 AmazonGoogle PlayYouTube租看影片

《Painters Painting》(1972年)导演:Emile de Antonio

艺术家经常被指责对作品作出费解难懂的描述,但这部摄于1972年的纪录片却意外地清晰易懂,这也许是因为导演Emile de Antonio也来自艺术界,与许多画家识于微时。无论原因为何,他确实成功展示人物的特质,包括安迪‧沃荷(Andy Warhol)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海伦·佛兰肯瑟勒(Helen Frankenthaler)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等多位著名抽象及波普艺术家。

纪录片的亮点包括法兰克‧斯特拉解释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对其绘画作品的启发,以及罗伯特‧罗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讲述要擦掉德‧库宁绘画痕迹的难度(需时三周并要使用15种不同的擦胶)。

在此观看精选片段。可在AmazoniTunes租看影片

导演Andrew Neel在作品中探索祖母爱丽斯·尼尔(Alice Neel)作为一位女性画家、单亲妈妈兼颠覆传统的艺术家所面对的困难。在尼尔从事艺术创作的时代,波普艺术大行其道,而她以表现主义手法、厚涂颜料和含蓄色调为朋友和其他艺术家创作的肖像,却被看作落伍而不受重视。

一位颠覆传统的艺术家”︰身处纽约工作室的爱丽丝·尼尔,约1960年摄。照片︰爱丽丝·尼尔故藏

一位颠覆传统的艺术家”︰身处纽约工作室的爱丽丝·尼尔,约1960年摄。照片︰爱丽丝·尼尔故藏

然而到了1970年代,她已颇具名声,不但成为女性运动的一份子,更于1984年离世前不久开始获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等大型博物馆展出其作品。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AmazonGoogle PlayiTunesYouTubeVimeo租看影片

《国家美术馆》(2014年)导演︰Frederick Wiseman

这部长达三小时的伦敦国家美术馆纪录片拍摄时间长达12个月,片中没有旁白,只以镜头记下博物馆的日常点滴,例如导赏员为学生解说、清洁工人打磨展厅地板、馆长重新摆放画作和常规的私人参观活动等。

伦敦国家美术馆,导演Frederick Wiseman“持续思考艺术”的场地。照片︰©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伦敦国家美术馆,导演Frederick Wiseman“持续思考艺术”的场地。照片︰©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资深美国电影制作人Frederick Wiseman的职业生涯始于1960年代,以批判方式审视监狱制度。他的电影作品不加评论、不设采访,亦不标示人物身份,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并藉此不断对艺术及欣赏艺术的人做出冥想和反思。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BFI player租看影片

Sara Driver的朋友Alexis Adler(尚‧米榭‧巴斯奇亚的前室友)向她展示银行保险库内的大批巴斯奇亚画作与文章后,她决定以1970年代末的纽约艺坛为题拍摄一部电影。

Sarah于2018年的访问中表示︰“看见她的收藏时,我觉得这不仅是了解巴斯奇亚的窗口,更让人有机会一窥那个年代的纽约。”

Sara Driver的纪录片将档案片段与新的访问相结合,着眼于巴斯奇亚由一位无家可归的年轻涂鸦艺术家,一跃成为艺坛新星的数年重要岁月。画家肯尼・沙夫(Kenny Scharf)和电影制作人Jim Jarmusch等为人熟悉的下东城庞克/嘻哈/艺坛人物,亦在纪录片中客串亮相,分享他们对艺术家的早年记忆。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AmazoniTunesGoogle PlayYouTube租看影片

中国艺术家蔡国强以火药创作艺术而闻名。他会在画布上点燃火药,创作烧焦的画作,也会以火药设计大型烟花活动,当中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表演最为瞩目。

蔡国强生于1957年,1999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金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自此,他便以爆炸式的公共装置艺术而闻名,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到俄罗斯莫斯科,全球观众都为其叹为观止。

蔡国强高500米的《天梯》(2015年作),是令人眩目的烟火作品。由Cal Studio提供

蔡国强高500米的《天梯》(2015年作),是令人眩目的烟火作品。由Cal Studio提供

此纪录片由执导《攀越冰峰》及《云妮侯斯顿:永恒的天后》的导演Kevin Macdonald制作,他一直跟随蔡国强拍摄,见证艺术家完成迄今最瞩目的创作——一架以烟火点亮并悬浮于夜空之中的500米长梯。作品旨在庆祝蔡氏祖母的百岁寿辰,展现这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在此观看预告。可在Netflix租看影片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