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浴(Acid bath): 將刻有圖案的金屬薄片浸泡於酸性液體中(見凹版腐蝕法及蝕刻版畫),讓酸性物質腐蝕可吸附油墨的位置。浸泡時間越長,圖案越深刻,因而形成更深色的效果。
凹版腐蝕法(Aquatint): 一種於1760年代在法國發明的凹版印刷技術,會將圖案刻在金屬薄片(通常是銅或鋅),形成色調效果。粉狀樹脂等耐酸物料的微粒在經加熱後會黏附在金屬板上,然後放入酸浴中浸泡。酸性物質會腐蝕微粒四周的金屬,留下精細的圖案,可塗上油墨和印製圖案,效果類似水彩畫。
拼貼版畫(Collograph):一種印刷方法,會將繩子、沙粒和塑膠等物料黏附在堅硬的平面上,再塗上油墨進行印刷,例子包括法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於1995年創作的《費內利亞》(Feneralia)(下圖)

法蘭克·斯特拉,《費內利亞》,來自《虛構之地》,1995年作。彩色平版印刷 蝕刻版畫 凹版腐蝕法 拼貼版畫 浮雕法。紙張: 46 x 41½吋(116.8 x 105.4公分)。2008年7月31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3,750美元。藝術品:©法蘭克·斯特拉。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倫敦DACS,2020年 聯絡佳士得版畫及限量作品部門專家
銅板(Copper plate):用作雕刻圖案的金屬薄片。塗上油墨和將油墨填滿刻痕後,會在銅板上舖一張紙,加以按壓,墨水便會轉移到紙上,形成凹版畫。
反向試印(Counterproof):利用印刷機將剛印好的版畫轉印到一張空白紙張上,成品的方向與初版相反,故稱「反向」。
直接刻線法(Drypoint):凹版印刷中,以針筆(通常為金屬或鑽石筆頭)在印板上直接刻劃的技法。油墨會滲入粗糙的刻線邊緣,在印刷時為線條帶來柔邊效果。
雕刻(Engraving):一種凹版印刷工藝,用金屬板雕刻刀或針在金屬板刻上圖案,然後塗上油墨,以印刷機印製,過程中不會使用酸。

阿爾布雷特·丟勒,《亞當與夏娃》,1504年作。雕刻 直紋紙。紙張:25.2 x 19.5公分。2013年1月29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662,500美元
蝕刻(Etching):凹版印刷的一種,首先在金屬板加上一層耐酸保護層,然後將圖案刻在表面,露出底下的金屬。將金屬板放入酸浴後,外露的刻痕會被酸腐蝕。洗掉保護層後,板上會留下圖案的刻痕,可供塗上油墨和以印刷機印刷。蝕刻線條沒有毛邊,成品的線條俐落分明,與直刻版畫不同。
凹版雕刻(Intaglio):這種印刷方法將圖案刻在表面,然後以油墨填滿入刻痕,再轉印到印刷物料上。凹版印刷工藝包括蝕刻、凹版腐蝕、雕刻和磨刻法。
平版印刷(lithography):平版印刷於1796年發明,是一種直接以油脂或蠟筆在預先處理的表面(通常是石灰岩)上繪畫的方法,畫作會以化學方式與蝕刻結合,使繪畫的表面變得防水。沾水後,用滾筒塗上油墨時油墨只會黏附在圖案上。最後,在石板上鋪一張紙,然後用平版印刷機印刷。
單版畫(Monoprint/monotype):在平坦的金屬、玻璃或塑膠板上塗上顏料或印刷油墨而製成的獨特版畫,效果類似繪畫。相傳單版畫由意大利藝術家喬凡尼·班奈迪托·卡斯蒂廖內(Giovanni Benedetto Castiglione,1609-1964)發明,艾德加·德加和保羅·高更也非常喜歡單版畫。高更一幅沒有文獻記載的單版畫《惡魔的呢喃》於1894年在大溪地印製,在2015年佳士得拍賣會上以266,500英鎊售出。
膠印(Offset):這種印刷技術將圖像由塗上油墨的印板轉移到「橡皮布」上,再用滾筒印到紙上。膠印是指印板和紙張不會直接接觸。
照相凹版(Photogravure):於1879年發明的照相凹版技術透過在圖像塗上一層光敏明膠,從而將照片轉移至金屬板。酸浴會將光敏明膠蝕刻到金屬板上,在金屬板塗上油墨後,便能在紙上印上凹版圖案。透過放大鏡能看到這些版畫的精緻蜂巢狀紋理。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照相凹版技術主要用於製作高品質的古典大師版畫複製品。然而,由1970年代以來,這項技術主要被理查德·哈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和格倫·利貢(Glenn Ligon)等概念藝術家用作美術技巧。
浮雕(Relief): 印刷方法的一種,印板凸起的部分塗上油墨後,便轉印到紙上,而凹陷的部份通常由藝術家雕走,不會沾到油墨。
絲網印刷(Screenprint):用刮刀在網格模板上來回推拉,令油墨從網孔轉移到紙上,每次只能印一種顏色。光敏化學物質大約在1910年面世後,藝術家便能將照片轉移到絲網,進行曝光後便可大量複製攝影圖像,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當數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瑪麗蓮夢露》系列。
木刻版畫(Woodcut):最早期的浮雕版畫製作技術之一,在接近二千年前起源於中國,深受中世紀藝術家和古典大師喜愛。藝術家或工匠將圖案雕刻在木板上,凸起的部分會塗上油墨和進行印刷。可同時使用多塊木印板添加各種顏色,雕刻的圖像也可稱為木版畫。
木版畫(Xylograph):指用於印刷的木製雕刻,又或從木刻印版轉印的版畫。
鋅版畫(Zincograph):一種類似平版印刷的工藝,但用更大、更便宜的鋅板代替石板。浸泡在酸浴的鋅會氧化,形成粒面紋理,就像「蟾蜍皮」。高更在布列塔尼居住時便使用鋅板創作。
藝術家試版(A.P.):藝術家為自己製作的版本,不會計入版數,但在各方面均與附有版數的版畫完全相同。通常附有縮寫「A.P.」或「E.A.」。

愛德華·蒙克,《沙灘上的年輕女子》(Sch. 42; W. 49III),1896年作。凹版腐蝕法 磨光直刻版畫 阿奇斯羅紋紙,印製成淡藍色、啡色、灰色及粉紅色。印板:29 x 22公分。紙張:45 x 31.1公分。2013年3月20日於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133,875英鎊
B.A.T.: 法語「Bon à tirer」的縮寫,意即「可印刷」,表示藝術家對成品滿意並批准授權印製正式版畫。所有其後印製的版本,均須以此圖像為品質標準。
作品款印(Blindstamp):版畫師或版畫工作室的專用記號,可為凸印或戳印,多於作品邊緣出現,以作鑑別之用。

在韋恩·第伯(Wayne Thiebaud,1920年生)的《棒棒糖國度I》右下角有兩個無色壓印。於2020年3月4日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5,625美元 瀏覽即將舉行的版畫及限量作品拍賣
粗糙刻緣(Burr):在金屬印板上進行刻畫時所形成的粗糙刻痕邊緣(參看直接刻線法和刻印),這些刻緣通常較易沾上更多油墨,從而令線條顯得模糊。粗糙刻緣會隨印刷版次快速消失,因此可用作判斷作品版次的先後。
藏印(Collector’s mark):版畫擁有者在作品上加註的印記或符號,藉此確認該作品已收錄入藏。藏印有助追溯版畫來源。
毛邊(Deckle edge):手製紙張未經修飾、自然而成的邊緣,通常略帶參差不齊,並且較紙張其他部分薄。
版本(Edition):由同一組印刷模板印製出來的版畫總數,此外,藝術家可以授權印製額外的版本,多為藝術家、版畫師、出版商版本,這些版本上會有相應註明。
壓花(Embossing):從紙張的背面令紙面隆起,形成凸起的圖案,毋須使用油墨。
非賣品(Hors commerce):多以法語「hors commerce」書寫,有時以字母「HC」作標示,是版畫工作室送給藝術家的版本,感謝其採用工作室替其印刷版畫。
名字縮寫(Initial):有些藝術家,例如理查·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和霍華德·霍奇金(Howard Hodgkin),通常不簽全名而只以名字縮寫作為簽名。
藝術家繪本(Livre d’artiste/artist’s book):內含文字和版畫的藝術家作品集或專輯,通常是藝術家與作家或詩人的合作成品。
模版(Matrix):泛指蝕刻或雕刻圖案的物料或表面,用作印製圖案。
花押字(Monogram): 通常包含某人姓名簡寫字母的圖案。坊間會只以花押字稱呼部份早期版畫大師,例如「E.S.大師」。阿爾布雷特·丟勒就因其著名的花押字令其名字更加響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現代例子則有藝術家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獨特的「MCE」花押字。
限量作品(Multiple):以特定版數方式製作的雕塑或立體物品。
作品編號(Numbering):個別版畫於整批版畫當中的專屬編號,以分數標示。舉例說明,「25/100」意即該張版畫的編號為25,而其所屬批次的版畫合共有100幅。
原版(Original print):指藝術家利用石材、木板、銅板或任何創作表面構思和製作的版畫,而並非複製的版畫。
模板(Pochoir): 「Pochoir」是模板的法語。在模板塗上油墨或顏料,便可轉印到紙上。可透過此方法增添多層圖案和顏色,例如米羅和畢加索的模板作品。
版畫師試版(Printer’s proof):贈予版畫師以示感謝的版本,數量通常不多,以分數作編號並在旁標示簡寫「P.P.」。
出版商(Publisher):統籌及發行版畫的個人或公司。
印刷機(Printing press):一種機械裝置,透過對塗上油墨的表面施壓,將油墨轉印到紙上。印刷機在大約1440年由德國的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改寫了大量生產的模式。
定位(Registration):正確對準顏色重疊的位置。
階段(State):藝術家創作圖像時,會對模版作出改動。以模版印製的印圖記錄了這些改動,亦稱為「階段」,第一張印圖稱為「第一階段」,其後經過修改的版本則為順序的階段。最後一次改動稱為「最後階段」(見畢加索的《兩個裸女》)。
試驗版(Trial proof):創作中的版本,在製作階段用來檢查版畫的效果。有時簡寫為「T.P.」,試驗版可以有不同版數,但通常只會有少量試驗版,而每一幅也有所不同。
浮世繪(Ukiyo-e):盛行於十七及十九世紀的日本藝術,是以美人畫、相撲選手、農民、浪人、風景及春宮為主要題材的木刻版畫;「浮世繪」意即「描繪俗世的畫」。浮世繪版畫亦啟發了西方藝術家,包括圖盧茲-勞特累克(Toulouse-Lautrec)、梵高(Van Gogh)、馬奈(Manet)以及莫奈(Monet)。
水印(Watermark):水印是生產過程中在紙上壓印的無色標記,在光線下清晰可見。水印通常是飾章或符號,以識別紙張的製造者。林布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版畫皆包含水印,但由於他採用不同工廠生產的紙張,所以其作品中有數百款水印,當中以皇冠或葡萄串最為常見。
布紋紙(Wove paper):一種於十八世紀發明的紙張,由於造紙模具的金屬線織成精細的網,令紙張表面均勻平坦,不像直紋紙般帶有羅紋。
試驗版(Trial proof):創作中的版本,在製作階段用來檢查版畫的效果。有時簡寫為「T.P.」,
班克斯(Banksy,1975年生):這位匿名塗鴉藝術家沒有簽名的版畫由於印製數量較多,因此價格比簽名版本更加相宜。沒有簽名和附有簽名的版本均為正版,只要有Banksy官方代理Pest Control發出的證書便能證明其為真品。在2019年9月,佳士得舉辦首屆年度Banksy版畫拍賣Banksy:傻子才會買這垃圾,拍品悉數售出,更刷新Banksy版畫的世界拍賣紀錄。上圖的《女孩與氣球,AP色(金色)》以395,250英鎊成交

班克斯(1975年生),《女孩與氣球,AP色(金色)》,2004年作。黑色及金色絲網印刷 布紋紙。紙張:69.5 x 49.5公分。2019年9月24日於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395,250英鎊
馬麗·卡薩特(Mary Cassatt,1844-1926):這位美國畫家兼版畫家居於法國,曾與法國印象派畫家一同展出作品。她曾在艾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的工作室工作,在此期間使用他的印刷機和工具,亦曾與他合作出版一本版畫雜誌。

馬麗·卡薩特(1844-1926),《餵鴨子》,約1895年作。直刻版畫、蝕刻版畫及凹版腐蝕法 彩色印刷 多色技法 直紋紙。印板:29.5 x 39.3公分。紙張:38.5 x 50.1公分。2019年9月18日於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87,500英鎊 更多卡薩特作品
理查·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1922-1993):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兼版畫家,主要製作直刻版畫。Crown Point Press於1965年出版了迪本科恩的第一套版畫《41 Etching Drypoints》,共13冊,每冊12頁。
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具開創精神的德國畫家兼版畫藝術家,版畫作品多為木刻、蝕刻及刻印類別,他的版畫將文藝復興美學推及至北歐。丟勒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有《犀牛》、《憂鬱I》以及《啟示錄四騎士》。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Escher, M.C.,1989-1972):這位荷蘭藝術家的版畫作品精細複雜,靈感來自數學模式和摩爾人的建築。他的著名版畫作品系列《不可能的建築》極具收藏價值。
海倫·佛蘭肯瑟勒(Frankenthaler, Helen,1928-2011):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自1961年起在紐約長島的Universal Limited Art Editions工作室製作實驗性版畫。她的大型版畫《蝴蝶夫人》作於2000年,由46件不同的木塊和102種顏色的油墨製作而成。

海倫·佛蘭肯瑟勒,《蝴蝶夫人》 ,2000年作。彩色木刻版畫 三張布紋紙。2008年10月28至29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60,000美元。藝術品:© Helen Frankenthaler Foundation, Inc. /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倫敦DACS,2020年 更多佛蘭肯瑟勒作品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藝術家保羅·高更在其藝術生涯後期定居法屬波利尼西亞,當地沒有印刷設備,於是他利用簡單的木刻版畫來記錄島上的文化。

保羅·高更(1848-1903),《我們在這裡做愛》,來自《NOA NOA》系列,1893至1894年作。 黑色和淺黃色木刻版畫 磚紅色模板印刷版畫 日本模造紙。2019年3月21日於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68,750英鎊 更多高更作品
亨德里克·霍爾奇尼斯(Goltzius, Hendrick,1558-1617):這位荷蘭藝術家是巴洛克時期早期雕刻家的領軍人物,他的版畫展現其對飽滿線條的掌握技巧,令作品更添強烈風格,據說他的這項才能源自其畸形的右手,讓他在使用雕刻刀時更能操縱自如。
法蘭西斯科·哥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 在這位西班牙宮廷畫家兼版畫家的作品中,最著名的版畫系列當數《隨想》(1797至1798年作),他透過作品譴責愚蠢的當代西班牙社會、《戰爭的災難》(1810至1820年作)和《箴言》(1815至1823年作)。由於作品極具爭議,哥雅在世時作品均全數被收起或禁止出版。

法蘭西斯科·哥雅(1746-1828),《戰爭的災難》。全套作品包括80幅蝕刻版畫,磨光凹版腐蝕 直刻及雕刻,1810至1820年作,印於吸水厚布紋紙。2016年4月13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61,000美元 更多哥雅專家指南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年生):1950年代中期,正在英國北部布拉德福德藝術學院進修的霍克尼開始嘗試創作版畫。雙子星版畫工作室於1964年接觸他,雙方合作一系列以洛杉磯為主題的平版印刷版畫。霍克尼其後與畢加索鍾愛的版畫工作室之一艾度·克羅麥林克(Aldo Crommelynck)合作。自2009年起,他在iPad上繪畫並用油墨打印機印刷作品。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1882-1967):這位美國寫實派畫家於1915年開始創作蝕刻版畫,在其後的7年共製作了70餘幅作品,內容多為描繪紐約和巴黎的日常生活。
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1930年生):這位美國藝術家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及最具開創性的版畫家之一,在其職業生涯期間,曾與環球版畫室(Universal Limited Arts Editions)及雙子星版畫工作室合作。他的1973年作品《旗幟I》於2016年佳士得拍賣會售出,成交價1,685,000美元,這項藝術家版畫拍賣紀錄一直維持至今。

賈斯培·瓊斯(1930年生),《薄雪》,1982年作。彩色絲網印刷 黑谷構樹紙。2019年4月17至18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231,250美元。藝術品:©賈斯培‧瓊斯/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VAGA、倫敦DACS,2020年 更多瓊斯作品
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1928-1994年):這位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在其職業生涯中,創作了數百件木刻、凹版細點蝕刻、蝕刻及絲網印刷版畫,作品均採用其代表性的重覆性線條和明亮色彩。
埃爾斯沃斯·凱利(1923-2015年):1970年,這位色域繪畫兼版畫藝術家與雙子星版畫工作室合作了一系列28張平版印刷版畫。至1988年,他創作《紫色/紅色/灰色/橙色》,尺幅長達18呎,被認為是史上最長的平版印刷作品。
恩斯特·路德維格·基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838):這位德國印象派畫家兼藝術家組織「橋社」(Die Brücke)創社成員,重振了德國的木刻版畫技巧,與阿爾布雷特·丟勒的藝術相呼應。納粹政權於1933年以「墮落」標籤其藝術作品。

恩斯特·路德維格·基爾希納(1880-1938),《英國踢踏舞者》,1911年作。黑色、綠色、芥黃色和粉紅色木刻版畫 厚日本模造紙。2012年3月28日於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41,250英鎊 更多基爾希納作品
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這位多產的版畫家合共創作了超過350幅版畫,並以創新技巧和新穎物料見稱。他從各類美術及商業藝術取材,包括漫畫、廣告、立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李奇登斯坦以其經典的普普藝術風格演繹這些圖像,結合鮮豔色彩、粗輪廓線條及他最喜愛的特大班戴點(Ben-day dots)。在2017年佳士得紐約舉行的拍賣中,來自《裸女》系列(1994年作)的《藍髮裸女,狀態I》以552,500美元成交,刷新藝術家版畫的世界拍賣紀錄。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這位法國藝術家在其藝術生涯中創作了800多幅版畫。他曾創作少量構圖複雜細緻的平版印刷版畫(例如《穿著條紋馬褲的大宫女》),但其餘蝕刻和平版印刷作品中的人物也僅以幾道流麗的黑色線條勾勒。《爵士樂》版畫系列包括20幅模板印刷版畫,由Tériade Editeur於1947年出版,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藝術家傑作。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1983):這位西班牙藝術家畢生創作超過2,000幅風格簡約大膽的版畫,包括平版印刷版畫、蝕刻版畫和碳化矽版畫。米羅曾與拉庫里耶爾(Lacourière)和斯坦利·威廉·海特(Stanley William Hayter)等人合作。他最著名的《巴塞隆納》系列囊括50幅於1939至1944年創作的平版印刷作品,是米羅對西班牙內戰的回應。在2017年,佳士得倫敦拍賣巴塞隆納出版商Editorial Gustavo Gili的收藏,該出版商曾替米羅出版經典的《太陽讚歌》系列。
亨利‧摩爾(Henry Moore,1898-1986):儘管他多以雕塑家的身分為人所熟知,但事實上自1970年代起至其逝世,版畫都是摩爾作品的重要部分。他創作大量伴以威斯坦·休·奧登(W.H. Auden)、莎士比亞(Shakespeare)和但丁(Dante)文學作品的平版及蝕刻版畫,也有向其他藝術家包括畢加索(Picasso)、羅斯科(Rothko)和米羅(Miró)致敬的作品。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這位挪威藝術家在藝術生涯中不斷以版畫進行實驗,特別是木刻版畫和平版印刷,並重新演繹自己的多個著名題材,包括《生病的孩子》、《聖母》和《吸血鬼》。《沙灘上的年輕女子》是一幅罕有的磨光凹版腐蝕版畫,於2013年3月在佳士得倫敦以2,133,875英鎊拍出,創下蒙克的版畫世界拍賣紀錄。位於奧斯陸的蒙克美術館收藏了大約18,000幅蒙克的版畫。
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從年少時代到90歲期間,這位西班牙藝術大師創作了大約2,400幅版畫。他主要創作蝕刻、平版印刷和油氈版畫,並與Atelier Lacouriere-Frelaut、克羅麥林克(Crommelynck)兄弟和Mourlot Studios等版畫工匠合作。《沃拉爾》是畢加索最著名的版畫系列,全套作品包括100幅附有藝術家簽名的版畫,於2019年在佳士得售出,成交價4,815,000美元成交,刷新該系列的世界拍賣紀錄。
喬凡尼·皮拉奈奇(Giovanni Piranesi,1720-1778):這位意大利藝術家因其以羅馬市貌和幻想建築為題材的蝕刻版畫而聞名,他在西班牙階梯附近開設了自己的版畫工作室,並向許多壯遊旅客出售他的作品。

喬凡尼·巴提斯塔·皮拉奈奇(1720-1778),《牢籠》,約1749至1750年作。全套14幅蝕刻版畫、直紋紙。整體:53.3 x 38.5 公分(書)。2019年1月29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225,000美元

羅伯特·羅森伯格(1925-2008),《意外》,1963年作。平版印刷、Rives BFK紙。紙張:41¼ x 29¼吋(104.8 x 74.3公分)。2017年4月19至20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93,750美元。藝術品:©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VAGA、倫敦DACS,2020年
傑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生):這位德國版畫家自1965年開始製作版畫,以絲網及珂羅版印刷的抽象版畫為主。

格哈德·李希特(1932年生),《瓦爾德豪斯(P18)》,2018年作。彩色藝術微噴版畫 紙 裱於鋁板上。圖像及紙張:142 x 98公分。2019年3月21日於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0,625英鎊。藝術品:© 格哈德‧李希特,2020年 (02042020) 更多李希特作品
埃德·拉斯查(Ed Ruscha,1937年生):這位以加州為創作基地的藝術家製作了大量版畫作品,他的創作極具實驗性,曾以巧克力、魚子醬和蕃茄牛肉醬來進行絲網印刷。拉斯查在職業生涯期間,亦以製作許多藝術家作品集而聞名。
馬丁· 史高爾(Martin Schongauer,約1450-53-1491):史高爾的父親是金匠,他大概從父親身上學習雕刻技巧。據考由這位德國版畫家創作的116幅雕刻版畫,全部附有花押字簽名,但並無標示日期。他的作品包括肖像畫、神話動物和複雜的《聖經》場景。阿爾布雷特·丟勒(Albrecht Dürer)非常欣賞史高爾,年輕的他在1492年到訪科爾馬,希望能加入史高爾的工作室,但遺憾地發現版畫大師不久前已離世。

馬丁· 史高爾(約1445-1491),《聖母之死》,約1470至1474年作。雕刻 直紋紙。紙張:25.7 x 17.2公分。2019年1月29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492,500美元 更多史高爾作品
弗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1936年生):雕塑家、畫家兼版畫家,憑其大膽而簡約的作品風格聞名。他曾製作平板、絲網印刷及蝕刻版畫,與肯尼斯·泰勒(Ken Tyler)時有合作。

法蘭克·斯特拉(1936年生),《噴泉》,1992年作。彩色木刻 蝕刻 凹版腐蝕 浮雕 絲網印刷及直刻版畫 手工紙拼貼。整體:91 x 291吋(231.1 x 739.1公分)。2019年10月22至23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375,000美元。藝術品:©法蘭克·斯特拉。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倫敦DACS,2020年 更多斯特拉專家指南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在不足20年的藝術生涯中,這位法國後印象派畫家創作了363幅版畫,包括幾幅著名的海報。他最為人熟悉的《她們》系列,仔細地記錄了巴黎妓女在妓院的生活,獲譽為十九世紀彩色平版印刷的佳作。在2017年11月,佳士得紐約呈獻全套版畫作品,以1,572,500美元成交,刷新藝術家的版畫世界拍賣紀錄。
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 沃荷在1962至1987年間創作超過1,700幅版畫。在沃荷位於紐約、曾三度搬遷的「工廠工作室」(The Factory),他監督工人大量生產經典的絲網印刷版畫,包括美元符號、金寶湯罐頭和瑪麗蓮夢露的肖像,作品批判美國大量生產和消費商品的模式。
趙無極 (Zao Wou-Ki,1920-2013):中國藝術家趙無極窮其一生致力探究其華人身份對藝術創作及其抽象藝術作品發展的影響。在1949年,他在Edmond Desjobert的巴黎工作室創作了首批平版印刷版畫。趙氏以自創的獨特平版印刷技巧創作出這批早期實驗作品,以平版印刷的油墨混合大量水份,效果理想,從而展開他橫跨50年的版畫創作。
Atelier 17: 由英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斯坦利·威廉·海特(Stanley William Hayter,1901-1988)創立的實驗性版畫工作室,曾活躍於巴黎和紐約。海特逝世後,工作室改名為「Atelier Contrepoint」。曾與Atelier 17合作的藝術家包括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阿爾伯托·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伊夫·唐吉(Yves Tanguy)。
Atelier Lacourière-Frélaut:這間巴黎版畫工作室由羅傑·拉庫里耶爾(Roger Lacourière-Frélaut,1892-1966)於1929年創立,以與畢加索(Picasso)和馬蒂斯(Matisse)合作的作品最為人熟悉。
Cirrus:由Jean Robert Milant於1970年創立的洛杉磯藝廊和工作室,印刷工匠曾與艾德·拉斯查(Ed Ruscha,見下文)、維佳·塞爾敏思(Vija Celmins)、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及克雷格·高夫曼(Craig Kauffman)等藝術家合作。在1986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收購Cirrus Editions的全部藝術品收藏,其中130件在1995年的「Made in LA: The Prints of Cirrus Editions」展覽中展出。

艾德·拉斯查,《如果》,2000年作。彩色平版印刷 Arches精仿羊皮紙 。2019年9月27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55,000美元。藝術品:©艾德·拉斯查
克羅麥林克兄弟(Crommelynck, Aldo, Milan and Piero):來自比利時的三兄弟,在二十世紀中期於巴黎學習凹版印刷。與他們合作製作版畫的藝術家有胡安·米羅(Joan Miró)、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等。克羅麥林克兄弟幾乎製作了畢加索的半數凹版版畫作品,為就近藝術家,他們在法國的穆然鎮(Mougins)的一家麵包店舊址設立了工作室。
Crown Point Press: 由凱森·布朗 (Kathan Brown)於1962年在三藩市創立的版畫工作室,曾與理查·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韋恩·第伯和艾德·拉斯查(Ed Ruscha)等藝術家合作。Crown Point Press亦令美國當代藝術家重拾對蝕刻工藝的興趣。
Domberger:於1950年代在德國斯圖加特成立的出版商和版畫工作室,以創新技術聞名,特別是絲網印刷技術。杜姆伯格(Domberger)家族曾與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羅伯特·印第安那(Robert Indiana)、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和塞·湯伯利(Cy Twombly)等藝術家合作。
Editions Alecto:於1960年在英國劍橋創立的版畫出版商,在1962年遷往倫敦後,在當地委託藝術家創作並出售他們的作品,包括愛德華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 帕特里克·考菲爾德(Patrick Caulfield)、艾倫·瓊斯(Allen Jones)及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等。
工廠工作室(Factory Additions):安迪·沃荷於1966年創立的版畫工作室,印製過的作品包括《瑪麗蓮》、《金寶湯》和《花》。工作室自1974年起停止運作。
雙子星版畫工作室(Gemini G.E.L.):位於洛杉磯的藝術家工作室兼版畫工作室,成立於1965年,曾與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以及野口勇(Isamu Noguchi)合作。1981年,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成立了雙子星版畫工作室的資料檔案室。
平面藝術工作室(Graphicstudio):1968年成立於坦帕市的南佛羅里達大學,創辦人為視覺藝術系教授唐納德·索夫(Dr Donald J. Saff),因其與著名藝術家合作印製版畫及其作品的實驗性而知名,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埃德·拉斯查(Ed Ruscha)、肯尼·沙爾夫(Kenny Scharf)、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吉姆·戴恩(Jim Dine)以及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都曾與他合作過。
亞歷山大·海因里希(Alexander Heinrici,1945年生):海因里希於1968年在維也納開設了他的版畫工作室,其後在紐約也設立了一間,他的首位合作藝術家是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他長年為安迪·沃荷(Andy Warhol)印刷版畫,作品包括《淑女與紳士》(Ladies and Gentlemen)以及《米·積加》(Mick Jagger)作品集。
艾蒙·瑪格(Aimé Maeght,1906-1981):法國藝術商和出版商,同時經營一間著名的版畫工作室。瑪格曾與波納爾(Bonnard)、夏加爾(Chagall)、考爾德(Calder)、米羅(Miró)、雷傑(Léger)和賈克梅蒂(Giacometti)等藝術家合作,製作平版印刷作品和其他版畫。
Mixografia:位於洛杉磯的版畫工作室暨出版商,其名來自工作室的代表性立體版畫印刷技術,此技術在過程中會將混有木漿纖維的油墨壓印在印刷板上。

艾德·拉斯查(Ed Ruscha),《生鏽的告示牌》,2014年作。全套六幅彩色Mixografía® 版畫 手工紙。每幅:24 x 24吋(61 x 61公分)。 2019年9月27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00,000美元。藝術品:© 艾德·拉斯查
Mourlot Studios:由Francois Mourlot成立於1852年的商業印刷工作室,在法國他們與畢加索、波納爾(Bonnard)、杜布菲(Dubuffet)和考爾德(Calder)合作,其後業務於1966年擴展至紐約,在那裡他們與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歐登伯格(Oldenburg)和卡茨(Katz)合作印刷版畫。Mourlot藝廊如今在紐約由Fernand Mourlot(Francois Mourlot之孫)的孫子Eric Mourlot營運。

愛德華·蒙克(1863-1944),《男人的腦袋》,1897年作。紅色木刻版畫 薄日本紙 。紙張:18 x 25⅞吋(45.8 x 65.8公分)。2019年4月17至18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375,000美元
Paragon Press:1986年成立於倫敦的當代版畫出版商,曾與其合作過的藝術家有法蘭克·寶林 (Frank Bowling)、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哈蘭·米勒(Harland Miller)、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馬克·奎恩(Marc Quinn)、瑞秋·懷特(Rachel Whiteread)以及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佳士得曾於2008年舉行Paragon Press珍藏作品專拍。
Petersburg Press:由Paul Cornwall-Jones 於1968年在倫敦創立,後再於1972年擴展至紐約,這間出版商為吉姆·戴恩(Jim Dine)、理查德·哈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和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名家印製版畫及精裝版書籍。
Polígrafa Obra Gràfica:1964年創立於巴塞隆納的版畫工作室,主要生產蝕刻、平板及木刻印刷版畫。合作過的藝術家超過300位,包括克里斯多(Christo)、邁克爾·克雷格-馬丁(Michael Craig-Martin)、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以及蘿絲·懷利(Rose Wylie)。
Studio prints:位於倫敦北部的版畫工作室,成立於1968年並由朵羅特·懷特(Dorothea Wight)及馬克·巴勒贊(Marc Balakjian)運營。工作室為盧西安·佛洛德(Lucian Freud)、弗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 )、萊昂·科索夫(Leon Kossoff)、切利亞·保羅(Celia Paul)、寶拉·雷戈(Paula Rego)以及斯蒂芬·康羅伊(Stephen Conroy)等藝術家製作版畫。
Styria Studio:紐約版畫工作室,曾與羅伯特·羅森伯格和賽·托姆布雷、羅伊·李奇登斯坦、克拉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唐納德·賈德及丹·佛雷文(Dan Flavin)等藝術家合作。工作室的作品通常附有噴火獅子圖案的無色壓印,是奧地利史泰爾馬克邦紋徽上的圖案。
Tyler Graphics: 版畫大師肯尼斯·泰勒(1931年生)於1973年在紐約創立的版畫工作室。他曾在洛杉磯的Tamarind Workshop學藝,後來和妻子凱·泰勒(Kay Tyler)共同創立Gemini G.E.L.。Tyler Graphics曾與安妮·亞伯斯(Anni Albers)、克拉斯·歐登伯格、埃爾斯沃斯·凱利(Ellsworth Kelly)、安東尼·卡洛(Anthony Caro)和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合作。
ULAE:Universal Limited Art Editions成立於1950年,是一家位於紐約的版畫工作室,合作的藝術家包括海倫·弗蘭肯特勒(Helen Frankenthaler)、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塞·湯伯利(Cy Twombly)以及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
安伯斯·佛拉(Ambroise Vollard,1866-1939):曾與梵高(Van Gogh)、塞尚(Cézanne)、雷諾瓦(Renoir)及高更(Gauguin)合作過的法國藝術商及出版商。在為畢加索(Picasso)舉辦其巴黎首個展覽後,他委託藝術家創作了一組100幅蝕刻版畫,名為《佛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