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必看精选展览

2019年美国必看精选展览

百年月球摄影作品、美国南部的美籍非裔艺术家、西雅图的前拉斐尔派杰作……为您精选美国今夏及之后举行的必看展览

  • 1
  • 银月之光:百年月球摄影作品 国家艺廊,华盛顿,展览直至2020年1月5日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涉足月球,为纪念阿波罗11号登月五十周年,美国国家艺廊展出此批珍藏照片,揭示在此项任务的准备工作以及塑造相关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摄影所担当的角色。

约翰·P·索尔,《满月》1863年摄,国家艺廊,华盛顿

约翰·P·索尔,《满月》1863年摄,国家艺廊,华盛顿


万勿错过……《满月》(1863年),这张早期蛋白相纸立体照片,由驻波士顿出版人兼摄影师约翰·P·索尔拍摄,他的另一著名摄影作品为记录1872年波士顿大火灾的一系列照片。

此工艺精品展览内容丰富全面, 从奴隶买卖至在干旱气候中蓬勃发展的中世纪撒哈拉通商之路,转变非洲历史视角。当时西非出产的黄金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当中的核心人物是摩尔族的马利帝国君主曼萨·穆萨,其时他控制苏丹西部一大片领土,那里有大量品质纯净的黄金矿脉。此展览充满启发,见解独到,简述全球化早期的起源,揭示非洲古代历史的影响如何延续至今。

双锥形串珠,埃及或叙利亚,十至十一世纪。黄金细工饰品,颗粒面造工,”绳索”金属丝。长7.2公分,高2.9公分。阿迦汗博物馆,AKM618

双锥形串珠,埃及或叙利亚,十至十一世纪。黄金细工饰品,颗粒面造工,”绳索”金属丝。长7.2公分,高2.9公分。阿迦汗博物馆,AKM618


万勿错过…… 精致无比的双锥形黄金串珠,二千年前广泛见于当地,并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备受称誉。上图所示的串珠,来自十一世纪的埃及或叙利亚。

此展览以美国种族历史为背景,由1963年罗梅尔·比尔登(Romare Bearden)创立的”螺旋”(Spiral)艺术团体说起,当中的15位艺术家以美国民权运动为主题创作不少作品,探讨黑人艺术家该如何回应政治事件,并应以何种美学形式表达。此项举动被看作为其他美籍非裔艺术家创立先例,让深陷于理论家W·E·B·杜波依斯(W.E.B. Du Bois)”双重意识”矛盾中的他们,开始透过艺术表达自己的声音。从另一美籍非裔艺术家团体AfriCOBRA演绎的”Kool-Aid式”(Kool-Aid是一种颜色鲜艳的果汁饮品)缤纷色彩美学,以至费丝·林戈德(Faith Ringgold)画笔下令人不安的张力,均可见当年的艺术运动,为往后带来多元丰富且生机勃勃的回响。

万勿错过……《血液(Donald Formey)》,才华横溢的画家巴克利·亨德里克斯(Barkley Hendricks)绘于1975年的作品,藉此真人大小的肖像画反驳”黑人权力”意识形态。


阿拉巴马州博伊金的非裔妇女擅长以残旧衣服制作拼布棉被,此展览正展示出她们充满艺术才能的一面。同场亦会带来以综合媒材创作的画作,以及由桑顿·蒂亚尔(Thornton Dial)及卢尼·霍利(Lonnie Holley)以现成物(found-object)制造的雕塑,无不发人深思。


桑顿·蒂亚尔(1928-2016),《马丁·路德·金的最后一天》,1992年作。木材 地毯 绳索编毯 金属网板 金属煎锅 碎玻璃 扫帚。80 x 113½ x 4½吋。© Estate of Thornton Dial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费城艺术博物馆馆藏,原为威廉·阿奈特(William S. Arnett)珍藏 ,由灵魂深处基金会(Souls Grown Deep Foundation )捐赠,2017年。照片:Gamma One Conversions

桑顿·蒂亚尔(1928-2016),《马丁·路德·金的最后一天》,1992年作。木材 地毯 绳索编毯 金属网板 金属煎锅 碎玻璃 扫帚。80 x 113½ x 4½吋。© Estate of Thornton Dial/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费城艺术博物馆馆藏,原为威廉·阿奈特(William S. Arnett)珍藏 ,由灵魂深处基金会(Souls Grown Deep Foundation )捐赠,2017年。照片:Gamma One Conversions


万勿错过……《马丁·路德·金的最后一天》(1992年),此幅由桑顿·蒂亚尔创作的巨型综合媒材作品,将马丁·路德·金塑造成一只老虎,这位艺术家喜好以这种动物作为非裔美国人为公义而奋斗的象征。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曾形容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对严肃有着一份不幸的追求,同时对真切的热情无能为力”。此展为这个首个专门度集中探索于鲁本斯在1609至1621年这段早期关键年份作品的展览,足证罗斯金这位十九世纪艺评家的说法有误。鲁本斯是一位充满惊人活力与力量的艺术家,展览充分揭露出他年轻、刚毅且满怀志向的一面,非凡才华表露无遗。逾50件来自私人藏家及公共机构的及国家珍藏,揭示鲁本斯描绘人物剧烈心理变化的才能。

彼得‧保罗‧鲁本斯,《诸圣婴孩殉道庆日》,约1611至1612年作。油彩 木板,142 x 183公分。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汤逊珍藏(The Thomson collection)。Sean Weaver摄,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图片鸣谢:三藩市荣勋宫博物馆

彼得‧保罗‧鲁本斯,《诸圣婴孩殉道庆日》,约1611至1612年作。油彩 木板,142 x 183公分。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汤逊珍藏(The Thomson collection)。Sean Weaver摄,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鸣谢:三藩市荣勋宫博物馆


万勿错过……《诸圣婴孩殉道庆日》(约1611至1612年),最近被重新发现的出色杰作,2011年之前一直被误以为是鲁本斯助手扬·凡·登·胡克(Jan van den Hoecke)所绘。鲁本斯擅长以精练手法描画充满戏剧性张力的场景,此作品足证他这方面的才华。

  • 6
  • 夏洛特·波泽内斯克:现正制作中 Dia:Beacon美术馆,纽约州,展览直至9月9日

这是极简主义艺术家夏洛特·波泽内斯克(Charlotte Posenenske,1930-1985)的首个北美回顾展,她认为艺术应该充满玩味、具功能性且融入社会,而非只是艺廊内一件高不可攀的工艺品。波泽内斯克以便宜的工业材料制造雕塑基本组件,并将之置于公共空间,鼓励公众与艺术品进行互动。逾150件作品提供一次姗姗来迟的机会,让我们重新评价这位在简约主义史上一直被错过的德国先锋。


波泽内斯克,《Vierantrohr》(方形管),D系列,1967年作。以装置艺术状态展示,奥芬巴赫,德国。1967年作。© Estate of Charlotte Posenenske。图片鸣谢:Estate of Charlotte Posenenske、柏林Mehdi Chouakri艺廊及纽约Peter Freeman艺廊

波泽内斯克,《Vierantrohr》(方形管),D系列,1967年作。以装置艺术状态展示,奥芬巴赫,德国。1967年作。© Estate of Charlotte Posenenske。图片鸣谢:Estate of Charlotte Posenenske、柏林Mehdi Chouakri艺廊及纽约Peter Freeman艺廊


万勿错过……《Vierantrohr》(方形管),D系列,1967年作(上图)。以镀锌钢材制造的组件原型,以螺栓固定,可组合成不同形态,据波泽内斯克所说,她藉此设计来”表现它旧有模样以外的所有事物”。

印度雕塑家姆里纳里尼·穆赫吉(Mrinalini Mukherjee)于2015年突然离世,令她身后留下的作品备受注目。她运用天然纤维、纺织、绳结及麻绳作染来制造出外形复杂的结构体,皆带有抽象比喻性,模拟花卉与人体。她后来也创作瓷器及铜器,作品亦在这首个美国回顾展中亮相。

姆里纳里尼·穆赫吉(印度,1949-2015),《蛇神 I》,1979年作,天然及染色麻。50 x 25吋(127 x 63.5公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克利夫兰。图片鸣谢:MMF。© Mrinalini Mukherjee

姆里纳里尼·穆赫吉(印度,1949-2015),《蛇神 I》,1979年作,天然及染色麻。50 x 25吋(127 x 63.5公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克利夫兰。图片鸣谢:MMF。© Mrinalini Mukherjee


万勿错过……《蛇神 I》(1979年),上图所示的这件早期麻布雕塑,以人手打结与染色,作品具拟人化风格,是穆赫吉探索具体与抽象之间关系的首批创作之一。作品灵感可能启发自蛇神(Nag Devata),一位跟水与生育有关的神祇。

此展览涵盖的中国现代艺术家是过往40年的艺术界实验先锋,展出之作品采用了各式非常规物料。从可口可乐、火药、塑胶、头发、火以至水,每位艺术家都透过创作突破物质界限。这是一场当代艺术的全面概述,艾未未蔡国强张洹的作品皆在展出之列。

万勿错过……蔡国强《火药画》——堪称一场让人目眩的神奇幻术,透过点燃火药将纸张烧焦,留下精妙印记。

前拉斐尔兄弟会由横跨三代的叛逆年轻艺术家组成,在十九世纪英国艺术界恶名昭彰,以崭新形式的现代艺术作品震惊同行。同时期艺术家尚有发起美术工艺运动,主张手工艺比工业化优胜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他们联袂合作,借鉴中世纪历史以及圣经,以当代手法重新塑造当中的感性故事。


罗塞蒂,《普西芬妮》,1881至1882年作。油彩 画布。伯明翰博物馆信托基金

罗塞蒂,《普西芬妮》,1881至1882年作。油彩 画布。伯明翰博物馆信托基金


“维多利亚时期的反主流先锋”共带来145件展品,均由当时反主流派别的著名艺术家创作,包括绘画、书籍、雕塑、纺织品及装饰艺术品,当中许多从未在英国以外展出。

万勿错过……罗塞蒂《普西芬妮》(1881至1882年),如上图所示。罗塞蒂在他人生的最后数年,为普西芬妮的故事深深着迷。他与威廉·莫里斯的妻子珍坠入爱河,为她绘画了多幅肖像,把她塑造成因遭受诅咒而每年都要在冥府度过三个月、命运悲惨的春之女神。在此画中,珍的身影一半在阳光下、一半在阴影中,反映出这对情人暧昧不清的关系。罗塞蒂得不到珍,却也无法让她离开。

既是多那太罗(Donatello)的门生、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的老师,也是提香(Titian)的赞助人罗伦佐·德·麦迪奇(Lorenzo de Medici)的宠儿,贝尔托多·迪·乔凡尼(约1440-1491)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前瞻创意也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此次是这位佛罗伦斯艺术家的首场美国展览,揭示他以各式媒材进行艺术创作的超凡才能,包括铜、木及赤陶土。展览展出逾20件雕塑、浮雕、奖牌及小型雕像,让大众认识这位心灵手巧而尚未广为人知的艺术家。


贝尔托多·迪·乔凡尼(约1440-1491),《持盾者》,1470年代早期作。镀金铜。弗里克收藏艺术博物馆。图片:Michael Bodycomb

贝尔托多·迪·乔凡尼(约1440-1491),《持盾者》,1470年代早期作。镀金铜。弗里克收藏艺术博物馆。图片:Michael Bodycomb


万勿错过……出自1470年代早期的《持盾者》(上图)充分展现出艺术家制作铜像的精湛手艺。有指这座雕塑是为著名艺术赞助人、埃斯特家族(House of Este)的费拉拉公爵(Duke of Ferrara)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