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之王珍藏的乾隆粉彩嬰戲圖壯罐一對

資深專家葛曼琪介紹美國商界巨擘約翰·萬納麥卡(John Wanamaker)家中壁爐架上的一對館藏級別壯罐

margaret_gristina-wanamaker-boys-jar-880

這對十八世紀清乾隆嬰戲圖壯罐典雅精美,相信由美國零售大亨約翰·萬納麥卡於1907年左右購入。

這對壯罐由萬納麥卡家族收藏一個世紀,罐上飾以粉彩琺瑯,並刻劃幼童玩耍的情景,有的正在揮舞旗幟,其他在玩樂器,一個男孩則在騎木馬。

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資深專家葛曼琪解釋:「這個主題象徵子孫滿堂的祝願。」兩個壯罐底部的年款顯示瓷器約於1736至1795年的清乾隆年間製造,而這位皇帝膝下更有至少17位阿哥承歡。

葛曼琪指雖然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有類似的壯罐,但成雙成對和保留原配蓋子的御製款式卻非常難得。

清乾隆 粉彩嬰戲圖壯罐一對 六字篆書款。高11 ¼英寸(28.5公分)。估價:800,000 – 1,2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0年9月25日在佳士得紐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

清乾隆 粉彩嬰戲圖壯罐一對 六字篆書款。高11 ¼英寸(28.5公分)。估價:800,000 – 1,2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0年9月25日在佳士得紐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呈獻

約翰·萬納麥卡於1838年生於費城南部郊區,父親是製磚工人,家境清貧。後來在哈里森總統在位期間,他擔任美國郵政局長一職,也成為美國鍍金時代的重要藝術收藏家。

萬納麥卡於23歲開設第一間百貨店,初時與妹夫一起合作,不久後便以創新的「一口價和可退貨」銷售策略而大獲成功,並將業務拓展至整個費城,其後及至紐約,最後更進駐倫敦和巴黎。

萬納麥卡是首位刊登全版報紙廣告、推出退款保證和採用價錢牌的零售商。到了1910年,隨著他的業務成功發展,他為自己的輝煌成就添上完美的一筆——12層樓高的 Wanamaker Building 正式竣工,這是費城首家百貨公司,佔據了市政廳對面的一整個街區。

每件壯罐底部的年款表明其於乾隆年間(1736至1795年)燒造

萬納麥卡收藏的藝術及古董傑作,與他的商業、公職和政治生涯同樣令人津津樂道。

葛曼琪表示︰「據說他對藝術求之若渴,他的一本傳記中亦曾提及他如何在木箱內放滿數以百計的畫作、工藝精品、雕塑和名作的真跡和複製品,運到美國作私人收藏或掛在商店內。」

雖然記錄萬納麥卡於何時和何地購買這對壯罐的資料已無從稽考,但其位於賓州的鄉郊別墅Lindenhurst曾於1907年發生火災,屋內大部分藏品被焚毀,因而需要添置新的藏品。

萬納麥卡家族三代成員在佛羅里達度假,約1904年。由左至右:約翰·萬納麥卡、瑪麗·布朗·萬納麥卡、瑪麗·布朗、瓦納麥卡·沃伯頓及C·埃格頓·沃伯頓

萬納麥卡家族三代成員在佛羅里達度假,約1904年。由左至右:約翰·萬納麥卡、瑪麗·布朗·萬納麥卡、瑪麗·布朗、瓦納麥卡·沃伯頓及C·埃格頓·沃伯頓

葛曼琪表示︰「家族的後人向我們表示,這對壯罐一直放在壁爐架的兩端,旁邊是一對玉鸚鵡和一尊玉觀音像。」

當萬納麥卡的女兒瑪麗·布朗·萬納麥卡(Mary ‘Minnie’ Brown Wanamaker,1869-1954)繼承這對壯罐,再傳給兒子C·埃格頓·沃伯頓(C. Egerton Warburton,1902-1973)時,這種陳列方式已成為家族傳統。

1989年,家族委託佳士得香港拍賣玉鸚鵡和玉觀音像,現在則輪到這對臻美的壯罐亮相拍場。

葛曼琪指出︰「就品質和珍罕程度而言,這對壯罐絕對是博物館珍藏級的逸品。市場一直對御製中國瓷器趨之若鶩,加上如此顯赫的來源,當然令人難以抗拒。」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