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東主兼藏家何嘉峰與何李甜︰「隨心而行」

Mamoth畫廊於倫敦弗里茲藝術週期間舉行兩場展覽,畫廊創辦人分享自己如何以「理性與直覺參半」的方式挑選藝術品,並剖析亞洲新世代藏家與上一代截然不同的購藏品味

頁頂圖片:

何嘉峰與何李甜在倫敦Mamoth畫廊中,身後是北京藝術家蒲英瑋(1989年生)的作品《血字的研究:共產資本主義的紳士》(局部),2021年作。及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作於2019年的作品《史基浦機場》(部分)。照片:Tereza Červeňová。藝術作品:由藝術家提供

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布魯姆斯伯里剛飄來一片烏雲,但在Endsleigh Street一棟五層高的喬治亞風格聯排別墅中,2018年由上海名人夫婦何嘉峰與太太創立的Mamoth畫廊卻感覺寬敞明亮。「這正是我們的原意。」何嘉峰表示。

何氏夫婦委託建築事務所Matheson Whiteley把典雅的十八世紀建築改造成畫廊兼辦公室。除了挖掘地下室,興建兩間小型白色展廳和一間寬敞的玻璃辦公室外,亦翻新上層光線明亮的高樓底房間,並舖上淺色橡木地板。

MAMOTH畫廊目前為智利藝術家維森特・馬特(Vicente Matte)舉行的展覽「Shadows」現場。照片:Eva Herzog。藝術作品:由藝術家和MAMOTH提供

MAMOTH畫廊目前為智利藝術家維森特・馬特(Vicente Matte)舉行的展覽「Shadows」現場。照片:Eva Herzog。藝術作品:由藝術家和MAMOTH提供

Mamoth剛巧於英國實施疫情封鎖措施前舉行首場展覽,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不多,對於一對三十出頭、人脈甚廣的夫婦而言,這種做法並不尋常,但卻非常符合他們低調的個性。

他們選擇了在創投資本家和大學演講廳雲集的布魯姆斯伯里開設畫廊,而非作為藝術樞紐的菲茨羅維亞,對此大家是否非常驚訝?何嘉峰表示︰「我們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若身處商業畫廊林立的區域,這會比較困難。」

何李甜也認同︰「我們的文化背景非常不同,而倫敦是藝術和文學創意中心與多元文化之地。畫廊四周盡是各類大型機構、珍藏館和藝術院校,而布魯姆斯伯里多姿多彩的藝術和學術歷史亦啟發了畫廊的理念,讓我們能建立一個藝術家和藏家社群,彼此分享知識。」

何李甜和何嘉峰身處倫敦布魯姆斯伯里一棟喬治亞風格聯排別墅內的MAMOTH畫廊。照片︰Tereza Červeňová

何李甜和何嘉峰身處倫敦布魯姆斯伯里一棟喬治亞風格聯排別墅內的MAMOTH畫廊。照片︰Tereza Červeňová

Mamoth除了與亞洲藝術機構和來自各地的著名私人藏家關係密切外,許多客戶均為何李甜形容的「藏二代」,亦即30多歲的年輕亞洲人,受過良好教育,收藏品味卻與父母截然不同。「我們對我們挑選的藝術家感到非常興奮,而我們亦有責任為他們進行深入研究,精心挑選藏品。」

在我拜訪當日,較大的展廳空空如也,正在等待從加拿大運來的布列塔妮.謝帕德(Brittany Shepherd)畫作,她在倫敦的首場個展即將在此開幕。何李甜解釋:「布列塔妮在英國出生的祖母曾對她說倫敦總是下雨,因此她開始採用特定場域的創作方式。」她一邊說著,一邊滑動手機屏幕,展示刻劃沾滿泥漿的鞋子和沾滿雨水的薄膠雨衣的照相寫實主義畫作。

加拿大藝術家布列塔妮.謝帕德於MAMOTH舉行的「Deliverance」展覽現場。照片︰Eva Herzog。藝術作品︰由藝術家和MAMOTH提供

加拿大藝術家布列塔妮.謝帕德於MAMOTH舉行的「Deliverance」展覽現場。照片︰Eva Herzog。藝術作品︰由藝術家和MAMOTH提供

這對夫婦剛在地下室掛上智利藝術家維森特.馬特的作品,馬特的畫作用色鮮豔,暗示其祖母飽受創傷的過去。何嘉峰曾在大學修讀藝術、政治與博物館研究,他表示︰「我喜歡超越其創作主題、媒材、來源和美學界限的作品。我購買的第一件藝術品是傅丹(Danh Vo)一件關於身份與著作權的作品。現在我對當代同輩藝術家深感興趣,對於他們對人類經歷的關注,以及他們如何透過視覺敍述展開重新發現的過程非常著迷。」

畢業於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的何李甜指︰「的確如此,但當中的信息不必太過明顯,因為吸引我的在於藝術家如何利用物料和質感隱藏或展露某些想法。」

傅丹(1975年生),《我們人民》(局部),2011-16年作,銅雕。 96 8/10 x 83 9/10 x 1/5英寸(246 x 213 x 0.5公分);重145 kg(319.7磅)。© Danh Vo

傅丹(1975年生),《我們人民》(局部),2011-16年作,銅雕。 96 8/10 x 83 9/10 x 1/5英寸(246 x 213 x 0.5公分);重145 kg(319.7磅)。© Danh Vo

何氏夫婦均來自擁有收藏背景的家庭。何李甜稱︰「我的父親是一位商人兼藝術愛好者,我在傳統中國書畫的陪伴下長大。」何嘉峰的父親為藏家兼上海星美術館和民生現代美術館創辦人何炬星,他表示:「爸爸於1980年代擔任記者,其時西方藝術和哲學思想開始東漸,成為探索當代藝術的興奮時刻。」

何嘉峰指的是「85新潮美術運動」,亦即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於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政策後,允許外國貿易和投資,隨即迎來藝術覺醒的年代。當時的雜誌、書籍和展覽均散播西方文化思想,引發一場席捲全國的草根階層藝術運動。

如今,何炬星不但擁有全球規模最龐大的中國現當代藝術珍藏之一,也收藏了琳琅滿目的重要西方藝術名家作品。他有沒有與夫婦二人分享箇中心得?何李甜表示︰「我記得他說『只管跟著自己的步調走』,收藏是一生的事業,需要時間、耐性和大量研究。」

何嘉峰補充︰「我想我們的收藏可謂理性與直覺參半。」他們曾否買過事後倍感後悔的作品呢?他答道:「一句話,沒有。」他也透露在作出最後決定前,二人會共同進行研究和討論。「我們會與藝術家、畫廊東主和其他專業人士交流,但最重要的還是隨心而行。」

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史基浦機場》,2019年作,何嘉峰於2019年購藏。藝術作品︰由藝術家提供

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史基浦機場》,2019年作,何嘉峰於2019年購藏。藝術作品︰由藝術家提供

何氏夫婦於年輕藝術家身上投放大量資源,這樣做有風險嗎?何嘉峰表示︰「當然有,但我們會與藝術家建立關係,多次拜訪工作室,因為我們想了解他們的創作過程,看到他們是否全情投入,而他們也需要了解我們的堅定決心。當決定與一位藝術家合作時,我們會以長期合作為目標,因此雙方要彼此信任。」

他們的客廳放滿自己的藝術收藏,牆上掛有蒲英瑋瑞秋·瓊斯(Rachel Jones)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Stanislava Kovalcikova)的畫作,還有休·海登(Hugh Hayden)米高·迪恩(Michael Dean)的雕塑傑作。

何嘉峰與夫婦二人的珍藏合照(由左至右):瑞秋·瓊斯、倫茨·格克、雷內·馬蒂奇、米高·迪恩和休·海登。照片︰Tereza Červeňová

何嘉峰與夫婦二人的珍藏合照(由左至右):瑞秋·瓊斯、倫茨·格克、雷內·馬蒂奇、米高·迪恩和休·海登。照片︰Tereza Červeňová

位於角落的小型具象作品《失眠者》(2019年作)由杜塞爾多夫藝術家倫茨·格克(Lenz Geerk)創作,何李甜還記得他們在兒子只有三個月大時,乘機前往格克的工作室,游說對方成為首位於Mamoth舉行展覽的藝術家。何嘉峰自豪地說︰「如今,大家都對他極感興趣。」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他表示︰「現在倫敦的年輕藝術家正處於重要的風口浪尖。」他更列舉出二人密切留意的多位年輕藝術家,包括賈維斯·博蘭(Jarvis Boyland)、亨利·庫丘德(Henry Curchod)、皆藤齋和朱莉亞·阿德格倫(Julia Adelgren)等。「這裡有很多曝光機會,大家對新生代藝術家興趣濃厚。」

Mamoth現正舉行布列塔妮·謝帕德的「Deliverance」展覽和維森特·馬特的「Shadows」展覽,展期至2022年10月29日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