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珍藏的《洗馬圖》

寶親王弘曆尚未繼位為乾隆皇帝時所珍藏的珍罕書畫之一 ,精細宮錦包裝現仍保持良好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在位長達60年之久(1735-1796),清朝疆域在他統治期間臻於極勝。

乾隆帝一生共有妃嬪逾四十人,誕下十位公主及十七位皇子,包括後來繼承大統的十五子顒琰,亦即嘉慶帝。

乾隆帝是一位筆耕不輟的詩人、畫家,更是一位知名的藝術收藏家,他主持編修《四庫全書》,收錄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朝的所有古籍著作。此外,他還彙編《石渠寶笈》,記載清代內府收藏的歷代珍貴書法和繪畫名蹟。

如今,乾隆帝珍藏的多數作品,包括玉器、陶瓷及青銅器等,均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時年二十四歲的寶親王弘曆以五言排律題詩在《洗馬圖》手卷引首,並鈐有三方璽印。」——游世勳

乾隆對藝術的熱愛起源於寶親王時期。他幼時便獲得皇祖康熙帝的賞識,儘管僅為雍正帝第四子,仍被暗中定為儲君。弘曆自此接受嚴格的教育,開始對書畫產生興趣:1735年10月18日,弘曆正式登基為乾隆皇帝,當時已有三十八件珍藏作品,後編入《石渠寶笈》中。

三十八件作品之一便是這幅石渠寶笈記載為趙孟頫《洗馬圖》,畫中可見一派田園美景,馬群在春日草場中嬉戲,馬夫們袒露胸膛,在及膝河水中濯洗馬身。

這一設色絹本手卷傑作將於5月28日在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矚目登場。藍色和紅色在灰綠色調的背景上尤顯層次豐富動人。

「清雍正乙卯(1735)秋七月,時年二十四歲的寶親王弘曆,以五言排律題詩在《洗馬圖》手卷引首,並鈐有三方璽印。」中國書畫部國際專家主管游世勳介紹道。

⽯渠寶笈記載為趙孟頫(次等)《洗⾺圖》。設色絹本 手卷,37.9 x 309.4 公分(14 78 x 121 ¾ 英寸)。估價:港元16,000,000 – 24,000,000。此作將於5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渠寶笈記載為趙孟頫(次等)《洗⾺圖》。設色絹本 手卷,37.9 x 309.4 公分(14 7/8 x 121 ¾ 英寸)。估價:港元16,000,000 – 24,000,000。此作將於5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趙孟頫(1254-1322)乃元代書法家、畫家及學者:他是文人畫的一代宗師,重在表達文人志士的情趣思想,而非僅僅描繪自然。

趙孟頫出身於宋朝(960-1279)宗室,在國子監中就學,但摒棄了當年風靡一時的細膩畫風,而是以簡約色彩及構圖仿照唐代名家韓幹(約706-783)作品,描繪獨馬和群馬。

「此作配上乾隆皇帝御賞、雕工精緻的翡翠玉別子,以及精細宮錦,印證作品的歷史地位和重要價值。」——游世勳

弘曆顯然十分珍愛此作,登基為乾隆皇帝後,此卷《洗馬圖》亦由寶親王府轉移至皇宮寶藏。直至乾隆九年(1744),他著令臣工編撰《石渠寶笈》初編。

《洗馬圖》引首的五言排律題詩及璽印,均記載於《石渠寶笈》初編卷三十四《洗馬圖》條,以《洗馬圖》卷應證,一一如驗。手卷上並鈐有三方弘曆璽印,及三方乾隆帝御璽, 和一方嘉慶帝璽印,傳承有緒。

《洗馬圖》的珍罕之處,是仍然保存清宮舊式裝池,包裹手卷的內外兩層宮錦,入手質地輕柔,圖案編織精細。至於翡翠玉別子雕工精緻,背面鐫刻並塗以泥金「乾隆御賞趙孟頫洗馬圖」。游世勳表示:「此作配上乾隆皇帝御賞、雕工精緻的翡翠玉別子,以及精細宮錦,印證作品的歷史地位和重要價值。」

《洗馬圖》手卷引首五言排律題詩
《洗馬圖》手卷引首五言排律題詩
宮錦質地輕柔,圖案編織精細,翡翠玉別子雕工精緻
宮錦質地輕柔,圖案編織精細,翡翠玉別子雕工精緻

乾隆末年,官場腐化,軍費開支龐大,王朝最終不可避免地走向覆滅。1912年清朝統治結束,多件皇室珍藏亦散佚民間。

1915年4月,此手卷透過醇王府售予山中商會,並納入日本藤田美術館收藏。一個世紀後於2017年 3月首現紐約佳士得轟動一時之「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拍場,成績斐然,再度掀起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熱潮。

《石渠寶笈》初編至三編中,計有三十八件弘曆珍藏,當中大多入藏台北故宮,如明唐寅《山靜日長圖》、清唐岱《松蔭撫琴圖》等名跡,而《洗馬圖》依然能夠保持在私人藏家之間傳承,尤為可貴。

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將於5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舉行。《洗馬圖》將作為最受矚目的領軍之作隆重呈獻,估價港元16,000,000 – 24,000,000(美元2,000,000 – 3,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