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乾隆御窯廠為滿足皇帝對新奇設計的追求,製作出各式仿效不同材質的瓷器,如仿木、仿漆、仿石、仿銅等器物,而本拍品正屬仿銅類別。尤引人入勝的是,本爐結合古青銅器及灑金銅器之元素,口沿模印仿古蟬紋,上施松石綠釉,明顯仿效商周青銅器之皮殼及紋飾;其餘位置則滿罩褐色釉,上灑金粉,模仿明清時期文人案上常見的灑金銅爐。陶匠以不同釉色糅合古今元素,可謂別出心裁,匠心獨運。
如此表達手法非常少見。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乾隆瓷爐,同樣施古銅釉及松石綠釉,但圖案不一樣,飾開光龍紋,著錄於1994年台北出版《故宮歷代香具圖錄》,圖版83。另見一組爐瓶盒,釉色相類,見前揭書,圖版89號(圖一)。仇焱之舊藏一件瓷胎爐,同樣結合古銅釉及松石綠釉以仿照青銅方鼎紋飾,1980年12月16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528號。胡惠春舊藏一仿銅瓷觚,2005年5月30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239號(圖二),亦可資參考。
另可參考一件胡惠春舊藏、乾隆款瓷胎仿鎏金掐絲琺瑯三足爐,2005年5月30日,拍品1240號。
如此表達手法非常少見。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乾隆瓷爐,同樣施古銅釉及松石綠釉,但圖案不一樣,飾開光龍紋,著錄於1994年台北出版《故宮歷代香具圖錄》,圖版83。另見一組爐瓶盒,釉色相類,見前揭書,圖版89號(圖一)。仇焱之舊藏一件瓷胎爐,同樣結合古銅釉及松石綠釉以仿照青銅方鼎紋飾,1980年12月16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528號。胡惠春舊藏一仿銅瓷觚,2005年5月30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239號(圖二),亦可資參考。
另可參考一件胡惠春舊藏、乾隆款瓷胎仿鎏金掐絲琺瑯三足爐,2005年5月30日,拍品12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