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試院煎茶》,蘇軾,熙寧五年(1072)
以上詩句節錄自《試院煎茶》,是北宋文豪蘇軾在熙寧五年當杭州通判時寫下的雜言古詩。裡面提到同僚文彥博(北宋宰相,著《文潞公集》)以西蜀古法煎茶,茶湯撞上有花紋的定窯白瓷,湯色泛紅,視覺效果有如經雕琢的紅玉。這兩句雖從沒提到「白」字,卻活靈活現地道出定窯瓷的晶瑩白潤,以及定窯器在當時為風雅文人所喜用的茶具。有趣的是,約二十年以後,在元祐八年(1093),蘇軾受命出知定州,可見蘇軾與定窯瓷有著不解之緣。其《定州謝到任表》裡的幾句「臣敢不勤恤民勞,密修邊備。茍無大過,以及期年。漸還魚鳥之鄉,以畢桑榆之景」,更透露出這位心繫家國的文人,兢兢業業地經營定州政務的心境。蘇軾以後,「定州花瓷」一語廣為文人所用,例如金人劉祁(1203-1259)《歸潛志》裡記「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可見時至金代晚期,有花紋的定窯白瓷依然深為文士所稱頌,並造就定窯瓷在後世歷久不衰的地位。
本盌器形雋雅靜謐,胎骨細白,釉光澄淨潤澤,刀工嫻熟流暢,為「定州花瓷」中之精品。可比較一件紋飾、器形幾乎一致的例子,為Oppenheim 舊藏,現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Oriental Ceramics》,卷5,圖版20 號。另一相似例曾著錄於1987 年東京出版《中國陶磁:出光美術館藏品圖錄》,後在2009 年12 月1 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863 號。亦有一件器形及尺寸相若例子,惟盌內蓮紋風格迴異,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錄於《中國陶瓷全集 – 定窯》,上海,1981 年,圖版90 號。Alfred Clark 夫人及戴潤齋曾先後遞藏一件器形相似的定窯盌,盌內花紋略異,於2011 年3 月22 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167 號。
-《試院煎茶》,蘇軾,熙寧五年(1072)
以上詩句節錄自《試院煎茶》,是北宋文豪蘇軾在熙寧五年當杭州通判時寫下的雜言古詩。裡面提到同僚文彥博(北宋宰相,著《文潞公集》)以西蜀古法煎茶,茶湯撞上有花紋的定窯白瓷,湯色泛紅,視覺效果有如經雕琢的紅玉。這兩句雖從沒提到「白」字,卻活靈活現地道出定窯瓷的晶瑩白潤,以及定窯器在當時為風雅文人所喜用的茶具。有趣的是,約二十年以後,在元祐八年(1093),蘇軾受命出知定州,可見蘇軾與定窯瓷有著不解之緣。其《定州謝到任表》裡的幾句「臣敢不勤恤民勞,密修邊備。茍無大過,以及期年。漸還魚鳥之鄉,以畢桑榆之景」,更透露出這位心繫家國的文人,兢兢業業地經營定州政務的心境。蘇軾以後,「定州花瓷」一語廣為文人所用,例如金人劉祁(1203-1259)《歸潛志》裡記「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可見時至金代晚期,有花紋的定窯白瓷依然深為文士所稱頌,並造就定窯瓷在後世歷久不衰的地位。
本盌器形雋雅靜謐,胎骨細白,釉光澄淨潤澤,刀工嫻熟流暢,為「定州花瓷」中之精品。可比較一件紋飾、器形幾乎一致的例子,為Oppenheim 舊藏,現藏大英博物館,著錄於《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Oriental Ceramics》,卷5,圖版20 號。另一相似例曾著錄於1987 年東京出版《中國陶磁:出光美術館藏品圖錄》,後在2009 年12 月1 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863 號。亦有一件器形及尺寸相若例子,惟盌內蓮紋風格迴異,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錄於《中國陶瓷全集 – 定窯》,上海,1981 年,圖版90 號。Alfred Clark 夫人及戴潤齋曾先後遞藏一件器形相似的定窯盌,盌內花紋略異,於2011 年3 月22 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167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