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RGE JIAN 'HARE'S-FUR' CONICAL TEA BOWL
A LARGE JIAN 'HARE'S-FUR' CONICAL TEA BOWL
A LARGE JIAN 'HARE'S-FUR' CONICAL TEA BOWL
2 更多
南宋 建窯兔毫盞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細節
南宋 建窯兔毫盞
6 ¼ in. (15.8 cm.) diam., Japanese wood box
來源
千秋庭,東京。
出版
千秋庭,《中國美術蒐集》,東京,2006年,63頁,編號77。
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覽》,香港,2012年,100-101頁,編號37。
展覽
千秋庭,《創立10周年記念展覽會》,東京,2006年。
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覽》,香港,2012年11月22至27日;紐約,2013年3月15至20日;倫敦,2013年5月10至14日。

拍品專文

北宋晚期,飲茶、鬥茶之風盛行。建盞因其色黑而能襯托白茶茶色而被視為最適用的茶盞。北宋蔡襄 (1049-1054) 在其《茶錄》一書中說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北宋末年,關於茶盞的理論被在藝術上有高度造詣的徽宗皇帝 (1082-1135) 進一步發展。他在《茶錄》一書中說道:“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 此器盞色青黑,玉毫條達,誠為建窯茶盞之上品。

建窯茶盞經典的器形僅有兩種基本類別。其一為常見的束口深腹的器形,如同為臨宇山人收藏的一例,2015年12月2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816號。另一類如本件盌,器壁外張略帶弧度、大敞口,此類建盞的尺寸往往也比第一類更大。此式建盞飾「兔毫」釉者可見波士頓美術館藏一例,載於《 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卷10,東京。1980年,編號36。靜嘉堂文庫藏有一件重要的建窯「油滴」盌,著錄於德川美術館,根津美術館,《天目》,東京,1979,圖10。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亦藏有一件此種器形的建窯 「油滴」盌,載於小山富士夫,《陶磁大系》,卷38:天目,東京,1974年,插圖38及39。亦可比一件近似的建窯兔毫盞,2017年9月13-15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1165號。

更多來自 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 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