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宋 蘇軾 雪浪石盆銘 墨拓紙本 冊頁十三開
清初拓翁方綱藏本。
沈樹鏞(1832-1873) 題簽:東坡雪浪石盆銘。
蘇齋藏原刻舊榻本。同治丁卯 (1867年) 秋七月重裝時僦居吳門雙林里。
鄭齋沈樹鏞 (1832-1873) 記。
鈐印:樹鏞私印、靈壽華館收藏金石印
末頁翁方綱 (1733-1818) 題跋:雪浪石盆銘記。
蘇書雪浪石盆銘五十六字,刻於盆口四周。自上盡字內,至下存字內,從逕
四尺五寸。自右原字內,至左東字內,橫逕四尺四寸五分。盆口寬五寸四分,
合外內計之,須用圓石逕圍五尺五寸也。其高未見不能計,然大約亦須數寸
或尺許。若選美石可斵盆者,度其直不輕是以姑用圓研代之,縮臨其字刻焉。
以原刻之字已被俗人磨去,拓本今存者為珎罕矣,慮摺疊易損也,故剪開,
稍依其原石彎環勢粘於冊,時展翫之而併繪此圖於後,他日儻能依原石尺寸
仿而刻之,更當詳加叙說,使焦山瘞鶴之作,不得專美於前爾。盆口寬三寸
四分亦可,其實不止此故并附記。
嘉慶元年 (1796年) 歲次丙辰孟秋七月二十有二日北平。
翁方綱記於石墨書樓。
鈐印:覃溪
出版:《書道全集》,第十卷,宋I,日本平凡社,台北大陸書店,2000年,
圖版45-48,第166頁。
按:蘇軾碑刻自遭黨禁之後多被毁佚,存世者十無一二。此《雪浪石盆銘》
尚是原刻真本,石盆原在河北省定州州學《雪浪齋》。康熙初臨城令
宋慶業自定州移置臨城。乾隆丙戌趙州刺史李文耀始移回定州羅春園。
未幾石盆口蘇書被人磨去。故拓本翁方綱時已至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