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安妮塔.馬賽賽.何被廣譽為現代菲律賓藝壇頂尖的女性畫家。她年輕時追隨著名的浪漫現實主義大師阿莫索羅(Fernando Amorsolo)學習,她最早期的作品忠實地表現出受溫暖陽光庇護的牧場。然而在一九五零年代當她以現代主義作實驗創作時,馬賽賽.何找到她真正的藝術感召,將本土化風俗題材與幾何圖形的現代形象結合。馬賽賽.何揭示了她對所描繪的菲律賓女性:那些在收割果實、捕魚或在市場上聊天的菲律賓女子的獨特偏愛。馬賽賽.何筆下的女性是強壯的鄉村農民,具有壯健的體魄,而不是阿莫索羅筆下浪漫化的漂亮少女。為強調此感覺,馬賽賽.何運用剛勁和爽朗的線條來描寫簡約的形象:三角形的圍巾包裹著帶稜角的臉,再以充滿動感的筆觸描繪肢體。 創作於1958年《日落下的農村婦女》(Lot 127)是一幅罕見的早期作品。描繪兩名在沙灘上手攜竹籃的女子,畫面聚焦在她們之間的互動,在夕陽渲染的彩雲下彎腰暢談。畫作構圖與1950年代後期的作品相似,展示出風格化的人像和色彩交錯的背景色調,將重心人物融入緊湊的畫面之中。
馬賽賽.何的藝術發展深受他的老師肯尼思.海斯.米勒(Kenneth Hayes Miller)的影響。米勒來自著名紐約藝術學生聯盟,他引導馬賽賽.何認識現代主義的概念。阿爾弗雷多(Alfredo Roces) 評論:「米勒教導安妮塔審視油畫的畫面整體,讓她的構圖感變得更敏銳。他訓練她作畫時總是要從暗的部分開始,永不從光的部份開始。在處理主題與背景的聯繫方面,她學會了米勒以光暗交織的手法將他們『互相把持』在一起。安妮塔亦從米勒身上學到以描繪成雙成對的女子作為構圖的設置。這種兩位或多位人物的互動一直成為馬賽賽.何的繪畫特色。」
《日落下的農村婦女》反映出米勒大部分的藝術原則,尤其是以兩名女子為主題。然而安妮塔.馬賽賽.何將這基礎的技法提昇為對菲律賓女性致敬的手段。女性同伴在分享工作、遊戲、歡笑和淚水之中所體驗的簡單快樂,是馬賽賽.何作品的重心,在醉人的落日光線之下,滿載著不屈不撓的樂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