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1909年,高奇峰先生十八歲,隨胞兄高劍父赴日習藝,力學一年而返,寫成此作,除天資聰敏之外,亦胞兄於少時指導之功。畫中所見,獨立枯幹上孤鷺,睡姿造型無疑來自寫生,栩栩如生,翎毛筆法呈現日繪韻味,然枯幹及柳條飄葉則運用撞水、撞色、積墨等法,屬二居隔山派之特色。構圓簡潔,聚焦前景,背景空靈,境界寧靜,然而靜中有動,作品優美之處,除欣賞畫工細緻之外,倒要領略整幅畫面動與靜的構思安排,是反調的動與靜協調,動在柳(背景);靜是鷺(主角),回味在此。
一何百里
一何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