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清 惲壽平 (仿) 山水花卉冊 水墨/設色紙本
冊頁十開
1.鵝群。臨石田本。
鈐印:壽平
乾隆題:新水平沙嫩草青,鵝群分隊伴蘭亭。
山陰道士甫相贈,應是書完道德經。
2.烏鵲將棲處,村煙欲上時。
寒聲何地起,風在最高樓。
摹巨然古木寒鴉圖意。
鈐印:正叔、壽平
乾隆題:古樹淡烟籠簇橫,晚鴉飛集意相安。
居然入畫巨然景,何必無枝歎阿瞞。
3.國香春霽。
鈐印:壽平、正叔
乾隆題:幽谷無人鳥不喧,蘭業蝴蝶一雙翻。
畫家解作龍門傳,彷彿莊周晤屈原。
4.喬柯急澗。唐解元有此景,因仿其意。京口山樓待
風觀六如卷,筆墨靈逸李唐刻畫之迹為之一變,洗
其勾砍煥然神明當使南宋諸公皆拜牀下。
惲壽平。
溪山行旅。摹北苑半幅圖。
鈐印:叔子、壽平、南田
5.十二銅盤照夜遙,碧桃紗護洛城嬌。
最憐興慶池邊影,一曲春風憶鳳蕭。
二種牡丹用北宋徐崇嗣法。
鈐印:壽平、惲正叔
乾隆題:白如素練體勝弱,紅似頳顏酒中微。
設使嫏嬛覓相匹,趙飛燕瘦太真肥。
6.夜雨初霽,曉烟欲出其象。
答此用米元暉語題方壼煙雨景。
鈐印:園客、壽平印
乾隆題:綿雨溪村夜正賖,輕烟水閣曉猶遮。
瀟湘欲霽依稀是,不辨方家與米家。
7.衝泥抽柄曲,貼水鑄錢肥。
西風吹不入,長護美人衣。
出水芙蓉擬北宋沒骨畫法。
壽平。
鈐印:正叔、壽平
乾隆題:初發芙蓉出水鮮,纖塵不染淨而娟。
設方明遠評詩語,應致延年愧自然。
8.黃鵝初試舞衣裳,耐得秋寒鬥曉粧。
一片綠濤雲五色,更疑巖雲起扶桑。
臨趙昌絹本。
鈐印:壽平、園客
乾隆題:露玉風金景已淒,秋英耐可燦高低。
微嫌五色錯如錦,陶令能無目欲迷。
9.趙榮祿紅霞秋霽。
江上看丹楓紅,桕烟翠相間。。
研色成此,不覺滿紙驚秋。
乙卯 (1675年) 秋毘陵惲壽平。
鈐印:壽平、正叔
乾隆題:丹楓綠樹豔秋光,背郭何人築草堂。
寥廓偏宜縱遙目,落霞天際遠滄茫。
10.文待詔云:人間無北苑畫,止家藏半幅即溪山行旅
圖也。此幀後歸董文敏。乙卯 (1675年) 十月在蕪城
客舍背臨,毘陵惲壽平。
鈐印:壽平、叔子
乾隆題:参天石壁下臨澗,棧道盤旋策蹇驢。
可識溪山纔半幅,淒涼旅况就無餘。
庚寅 (1770年) 秋日御題。
鑑藏印:
乾隆 (1711-1799):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古希天子、
乾隆鑑賞、壽、古香、太王、澂觀、中和、
八徵耄念之寶、叢雲、會心不遠、德充竹付、
五福五代堂寶、幾暇怡情、得佳趣、比德、朗潤、
含庶、會心不遠、淳化軒圖書珍秘寶、石渠寶笈、
乾隆御覽之寶、淳化軒、乾隆宸翰、信天主人、
石渠定鑑、寶笈重編
龐萊臣 (1864-1949):臣龐元濟恭藏 (六次)、
虛齋至精之品 (二次)、元濟恭藏 (四次)、
萊臣心賞、吳興龐氏珍藏
譚敬 (1911-1991):譚氏區齋書畫之章 (二次)
何維樸題簽條,並鈐印。
按:原件在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