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DAQIAN (1899-1983)
ZHANG DAQIAN (1899-1983)

細節
張大千 看山須看故山青 設色紙本 鏡框
題識:十年去國吾何說,萬里還鄉君且聽。行遍歐西南北美,看山須看故山青。 頃還台灣重遊橫貫公路,為孟堅老友寫此乞教,弟爰。
鈐印: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 大千唯印大年
出版:傅申,《張大千的世界》,羲 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臺北,1998年,第41頁。
來源:此為畫家寫贈友人蔡孟堅之作品。
註:此幅山水乃是大千贈以與之一生有四十多年交情的好友蔡孟堅先生。1941年大千先生在赴敦煌途中,結識了當時的蘭州市長蔡孟堅。其後兩年多期間,大千每經蘭州,蔡氏均照顧有如,因此大千對他亦非常感激。政局動盪,二人分別亦轉移居美國及台灣,交往仍十分密切。
1960年春,臺灣東西橫貫公路開通,太魯閣峽一帶成為臺灣東部山地著名之風景區。負責主持修建公路的單位特邀先生回臺觀光,先生欣然接受,遂偕夫人由巴西乘飛機赴臺。這一次,先生是首遊臺灣橫貫公路,負責接待者原定當天即返回臺北,但先生對此地風景極為喜愛,在太魯閣等地流連三日方返。
大千與夫人,張目寒、郎靜山等好友們同遊。他對沿途之美妙風景,稱讚不絶,並認為此乃天下最好之風景!且向同行之劉士溱解釋說:
“我遊遍了世界的風景名勝,沒有到這裡來之前,原認為歐洲瑞士的峽谷風景,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可是,瑞士的峽谷風景和這裡的比較起來,就有小巫與大巫之別了!像我們這裡如此偉大而漫長的峽谷山川,瑞士峽谷就無法能望其項背了!”
— 李永翹《張大千全傳》,花城出版社,1998年,第410 - 411頁。
此外大千曾對好友蔡氏道:“住在美國這五六年間,因交通方便,差不多每年返臺灣一次,一到臺北,即覺故國山青水秀,人情溫暖,加之社會安定,而繁榮現象,幾乎日新月異,留戀之感,與日俱增。記得第一次返臺,遊過橫貫公路後,曾作一幅潑墨贈你,題句“看山須看故山青”,這就是我彼此時心境表達。同時我住在美國,終日覺得健康不適,一到臺灣,即精神百倍,且頗少病患。有人說:這證明是‘鄉思病’,我從不否認。”
— 摘自蔡孟堅著,《蔡孟堅傳真集》,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51頁。
大千重遊臺灣橫貫公路後,從山川自然得到不少啟發,遂寫此畫贈與好友。全幅構圖一氣呵成,淋漓暢快,有著力貫山川的氣勢。小路、飛瀑、煙雲巧妙地穿插於峽谷山嶺間,帶有絲絲的幽深神秘美感。畫家更能有效地控制了淋漓豐沛的水墨。除潑墨疊彩以外,尚兼筆墨之美,實為傳統與創新完美交融的精品。
來源
The painting was a gift from the artist to his friend Cai Mengjian
出版
Fu, Shen C.Y., The World of Chang Dai-Chien, Xizhitang Publishing House, Taipei, 1998, p.41.

拍品專文

US$258,100-387,100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