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Hollyhock Flowers of Duan Wu Festival
細節
清 方婉儀 天中午瑞圖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七七四年作
題識:天中午瑞圖。甲午 (1774年) 五月五日,白蓮女士寫。鈐印:方氏白蓮、兩峰之妻
張問陶 (1764-1814) 題:蒲綠天中醉玉觴,蜀葵花似美人粧。毫端自得淋漓趣,不數包山與白陽。觀白蓮女士畫戲題,船山張問陶。
鈐印:張問陶印、勾漏山房
註:方畹儀,清畫家詩史作婉儀,字儀子,號白蓮居士,安徽歙縣人。石村孫女。羅聘妻。善畫梅、蘭、菊、竹、石,聘稱其有出塵想,惟不苟作。平望張子,藏其夫妻合畫册子,中有涉江彩芙蓉圖,澹冶清妙,乃出其手。所用小印,曰“兩峯之妻”。著學陸集、白蓮半格詩。卒年四十八。— 節錄自《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第47頁。
金匱室陳仁濤先生珍藏清代繪畫
陳仁濤(1906-1968),1946年從上海來港,嗜好收藏中國古玩書畫,尤喜古錢幣,因收藏有“金匱直萬”,故名齋曰“金匱室”。1952年著《金匱論古初集》。陳先生收藏極豐,1955年在香港首屆藝術節,曾借展金匱室一批古董及書畫,可知於早期藝術收藏圈中已具聲望。此四幅清朝畫家花鳥作品,內容寓意吉祥,饒有趣意,甚有觀賞及收藏價值。
題識:天中午瑞圖。甲午 (1774年) 五月五日,白蓮女士寫。鈐印:方氏白蓮、兩峰之妻
張問陶 (1764-1814) 題:蒲綠天中醉玉觴,蜀葵花似美人粧。毫端自得淋漓趣,不數包山與白陽。觀白蓮女士畫戲題,船山張問陶。
鈐印:張問陶印、勾漏山房
註:方畹儀,清畫家詩史作婉儀,字儀子,號白蓮居士,安徽歙縣人。石村孫女。羅聘妻。善畫梅、蘭、菊、竹、石,聘稱其有出塵想,惟不苟作。平望張子,藏其夫妻合畫册子,中有涉江彩芙蓉圖,澹冶清妙,乃出其手。所用小印,曰“兩峯之妻”。著學陸集、白蓮半格詩。卒年四十八。— 節錄自《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年,第47頁。
金匱室陳仁濤先生珍藏清代繪畫
陳仁濤(1906-1968),1946年從上海來港,嗜好收藏中國古玩書畫,尤喜古錢幣,因收藏有“金匱直萬”,故名齋曰“金匱室”。1952年著《金匱論古初集》。陳先生收藏極豐,1955年在香港首屆藝術節,曾借展金匱室一批古董及書畫,可知於早期藝術收藏圈中已具聲望。此四幅清朝畫家花鳥作品,內容寓意吉祥,饒有趣意,甚有觀賞及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