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元 鮮于樞
細節
元 鮮于樞 草書蘭亭記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二九八年作
題識:蘭亭記。大德二年 (1298年) 春三月書于金華之雙溪館。困學。
鈐印:鮮于、伯機
藏印:邢侗 (1551-1612):邢氏子愿
程琦:程伯奮珍藏印、奎章閣、二石老人、程氏伯奮、可菴庚戌六十以後所得名迹、程伯奮圖書記
其他:景祥
題跋有:吳寬 (1435-1504):鮮于漁陽書法為勝國時白眉,與趙吳興並驅爭衡。余多所觀覽,然皆恣態流麗,披索易竟。昔人稱其出入鍾王,竊猶未信,及覩此卷,奇氣橫生,字字飛動,筆可扛鼎,勢欲生風。視昔時文弱之態,奚啻伯仲,始知名下定無虛士。而古人評騭斷非無徵也!又嘗考書史,謂其面帶河朔閒偉氣。此卷有是太宰屠公得之於都下,喜而示余,把玩之下不忍去手,聊為書此,以識翰墨之緣。公故多名蹟,若此卷者,尤不易得,信可寶也。吳寬筆。
鈐印:中吳吳寬、原博、匏菴
明家:嘉靖庚申 (1560年) 花朝石川張寰,雉山邢一鳳,五峰 文伯仁,白嶼金鸞,同觀于雨花木末。
程琦 (二十世紀):甲子 (1984年) 清和月既望。二石老人。
鈐印:程氏伯奮
來源:紐約佳士得,中國古近代名畫,1984年11月30日,編號642。
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題識:蘭亭記。大德二年 (1298年) 春三月書于金華之雙溪館。困學。
鈐印:鮮于、伯機
藏印:邢侗 (1551-1612):邢氏子愿
程琦:程伯奮珍藏印、奎章閣、二石老人、程氏伯奮、可菴庚戌六十以後所得名迹、程伯奮圖書記
其他:景祥
題跋有:吳寬 (1435-1504):鮮于漁陽書法為勝國時白眉,與趙吳興並驅爭衡。余多所觀覽,然皆恣態流麗,披索易竟。昔人稱其出入鍾王,竊猶未信,及覩此卷,奇氣橫生,字字飛動,筆可扛鼎,勢欲生風。視昔時文弱之態,奚啻伯仲,始知名下定無虛士。而古人評騭斷非無徵也!又嘗考書史,謂其面帶河朔閒偉氣。此卷有是太宰屠公得之於都下,喜而示余,把玩之下不忍去手,聊為書此,以識翰墨之緣。公故多名蹟,若此卷者,尤不易得,信可寶也。吳寬筆。
鈐印:中吳吳寬、原博、匏菴
明家:嘉靖庚申 (1560年) 花朝石川張寰,雉山邢一鳳,五峰 文伯仁,白嶼金鸞,同觀于雨花木末。
程琦 (二十世紀):甲子 (1984年) 清和月既望。二石老人。
鈐印:程氏伯奮
來源:紐約佳士得,中國古近代名畫,1984年11月30日,編號642。
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來源
Lot 642, 30 November 1984, Fine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Paintings, Christie's New York.
榮譽呈獻
Sandy Y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