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SHICHANG (1854-1939)
行書寫經三則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九二五年作

清 徐世昌

細節
清 徐世昌 行書寫經三則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九二五年作
題識:乙丑 (1925年) 仲春書於歸雲樓。石門山人。
鈐印:徐世昌印、弢齋書畫、碧海亭主
藏印:敦禮敬藏
題簽:石門山人寫經。妙真閣藏。

釋文:太上昇玄消災護命經。(從略)
太上天尊說生天得道經。(從略)
太上老君常清靜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人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太上老君常清靜經。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