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水墨 設色 絹布 裱於紙本 絹布領邊
簽名 : 欽生
鈐印︰石川之印
來源
Private Collection, Japan

榮譽呈獻

Felix Yip
Felix Yip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石川欽一郎曾受教於日本留歐畫家淺井忠 (Asai Chu),28歲時決心赴英國學習傳統水彩畫法,從此確立了自己的成熟風格。1907年派至台灣任總督府通譯官,兼任國語學校美術教官,1923年於台北師範學校任教,長達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使他成為台灣現代美術運動的啟蒙者,陳澄波、廖繼春、藍蔭鼎、張萬傳等藝術先驅皆出自石川門下。此次佳士得很榮幸呈獻來自於私人珍藏的《景色》(Lot 1260)、《山村之春》(Lot 1261) 與《甲州桂川》(Lot 1262),其中《景色》更是藝術家少見的大尺幅作品,完整展現了石川對於傳統東方山水審美觀與西方寫生概念的具體結合。 傳統水墨畫慣以直幅構圖襯托山水氣勢的宏偉,石川欽一郎在《景色》則僅擷取了山巒層層掩映的局部,前景以淡彩渲染,但藝術家並未清楚地刻畫細節,景物輪廓至中景才逐漸清晰,模糊未定的距離來自於日本禪畫特殊的空間感。山石間的小徑似乎在山嵐中浮現,石川以淡墨與透明水彩交互點染,在濃淡乾溼的變化中形塑出景深。中景的樹木以濃墨染出相疊的枝葉,藝術家使用多樣的筆觸創造了厚實的層次感,日本的文人畫經過長久發展已與中國水墨大相逕庭,皴法與線條不再是畫面的重點,受透明水彩訓練的石川更延伸了這項傳統,兩側的山壁在藝術家對於水分的嫻熟掌控下,呈現了潤澤的水氣與明暗面的轉折,色彩雖以土黃、赭色等大地色系為主,石川卻使用稀釋的鈷藍與寶藍色強調林葉與苔點的層次,同時以冷色系調和了畫面大量的暖色調。背景的遠山則更可見藝術家對於西方風景畫審美觀點的運用,傳統東方山水畫往往以淡墨點染表現遠山的縹緲,石川則直接以溼筆描繪山頭,未充分混色的顏料因而在寥寥數筆間帶有光影的變化,筆觸間的空隙彷彿是山巒起伏不定的輪廓,至此藝術家已突破了傳統水墨山水純粹反映內在精神世界的侷限,《景色》不只是日本傳統「南畫」與透明水彩技法上的相結合,更是石川納入了西方對景寫生的觀點,將目光轉向現實生活,面對周遭景物的實際感受與體驗。 《山村之春》與《甲州桂川》為藝術家描繪鄉間景色的小品,石川強調寫生的重要,透過對透明水彩技法的掌握,顏料、水分之間的細膩變化更可如實地呈現景致。《山村之春》的前景以水平的短筆觸鋪陳了和緩的平原,由大地色系逐漸轉為黃綠色展現了春天的到來,樹林間未塗滿的留白似乎暗示風吹過枝葉的動態,石川以淺藍色染出背景,遠方的樹木輪廓彷彿在山中氤氳的霧氣下變得模糊不清。《甲州桂川》為日本山梨縣桂川河畔的景色,藝術家以豐富的色調描繪對岸的樹林,與前景清淺河水、平緩沙洲的單純色調產生鮮明的對比,左側的中景與遠山隨著河流蜿蜒以稀薄的色彩退居後方,在層層的色彩映襯下,呈現了清晰的景物層次。石川以發掘山川景物之美為創作方向,水彩寫生因而與鄉土地域特色之間產生緊密的連結,他開啟了呈現地方人文風貌的創作路線,在藝術家對於下一代的培育教學下,對日後的台灣畫壇影響深遠。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