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壓克力 格子呢
2002年作
簽名:Ding Yi
來源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rtist by the present owner
出版
2002年3月6日-4月7日《形而上2002:上海抽象藝術展》上海美術館 上海 中國 (圖版,無頁數)
展覽
2002年3月6日-4月7日「形而上2002:上海抽象藝術展」上海美術館 上海 中國

榮譽呈獻

Felix Yip
Felix Yip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丁乙1962年生於上海,是中國當代藝壇中一位風格鮮明的藝術家,九十年代初中國前衛藝術界以具像作品為潮流,「政治波普」、「玩世現實主義」畫風亦引起世界的關注,在強調新觀念和情緒宣洩的氛圍中,丁乙的簡約畫面成為當時別樹一幟的藝術圖式。1988年丁乙開始畫第一幅以《十示》為題的作品,「十示」本身是印刷業的術語,指標示頁面邊界的界線,因此在丁乙眼中有代表著精確無誤的意思。他放棄了一切具像的參考,從最基本的短小線條作為起點,不斷重複繪製著標準化的十字形圖案,以極度規律的手法建構一個完整的畫面,平面和圖案化成為丁乙的標誌性風格,他的作品雖然具有明顯的抽象成份,跟用不規則筆觸創作的抽象表現繪畫不同,「十示」是純粹理性的表達,對感情的抑制和消減,丁乙的作品包含了和諧、層次、縱橫變化,顯得純淨迷人,他被公認為是中國當代抽象派的先驅。 丁乙的《十示》以繪畫的形式去挑戰古典繪畫的意義,他的作品沒有任何故事性、叙述性,不涉及宗教、政治、個人記憶,不強調筆觸的技巧性,畫面完全沒有起始和終結的痕跡。作品不反映藝術家的激情,或任何情緒的起伏,不附帶表面訊息的密集細小筆觸,令觀眾自然地聯想到藝術家繪製過程所需要付出的專注力和控制力,以及用無比的忍耐力去克服當中因重複性而產生的厭倦感,觀眾的注意力從作品轉向藝術家本身,這樣反而強化了藝術家作為一個本體的存在觀念,丁乙透過完成《十示》作為尋求自我圓滿的一種精神修練,從而達至個人與創作互為表裡的境界。 從一幅1995年的紙上作品《十示》(Lot 1479)中可見丁乙在色彩的運用上是極花心思的,他巧妙安排了不同顏色筆觸的交疊穿梭來刺激視覺反應。另一幅完成於翌年的布上作品《十示》(Lot 1573)用另一種線條組合方式去產生不同的圖案效果,交錯的筆觸在畫面邊緣淡化而露出畫布,為作品增加自然味道。《十示-紅》(Lot 1572)的大片鮮明紅色背景充滿視覺震撼力,當中無數細小的白色十字符號看來活像基督的十字架,《十示》的英譯是Cross,結合丁乙創作所需要付出的無比堅忍,令作品在意義上似乎與痛苦、犧牲和最終得到救贖的西方耶教精神暗合。畫面中央隱約地看到由不同顏色編排而成的正方形,還有邊緣的長形黃色面塊,呼應了羅斯科深邃的色面世界,丁乙的抽象作品有著相同牽引觀察情緒的力量。《十示2002-1》(Lot 1478)則像一個視覺化的音樂世界,紅色、黃色、綠色的十字或米字符號像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聲音,在一首結構嚴謹的樂曲之中重覆著自己被賦予的規律,跟其他的樂聲互相配合而產生和諧與共鳴,不同顏色的符號在安排上變化萬千,像樂曲在章節間的高潮起伏,引人入勝,每個細小的十字符號最後統一為填滿畫面的大十字符。欣賞音樂的抽象經驗也許只有抽象的藝術形式才有轉化的可能,丁乙在尋找變化的同時,保持了一向的冷靜、理性與受控。丁乙多年來以重複性的題材和手法創作,除了體現他對藝術的熱誠和作為藝術家的真實外,更可見他對完美境界的追求,也許在他眼中,只有通過更多更極限的實踐,才有機會發現世界原來的真善和至美。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