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油彩 畫布
1972年作
簽名:朱德群 CHU TEH-CHUN
來源
藝術家家屬收藏

拍品專文

1972年朱德群特別繪製了《No. 336》(Lot 2104)作為相贈予妻子董景昭母親的禮物,從留存的手稿草圖中(圖1),即可見到藝術家精心構圖中具體而微的光線安排,也透露出他欲以濃沉低限的色彩,來挑戰以輕盈舞動的線性來構建空間的可能性。雖然在西方的色彩理論中,物體本身並沒有色彩,我們肉眼所見之顏色來自於光線照射時物體反射出的部份色光,可說由光線創造了色彩,然而在《No. 336》中,朱德群卻是以單純簡約的赤褐色調,從明暗與色彩層次衍生出光線。光是有方向性的,直率的筆觸如同無數的直射、折射與反光,光線在介入空間的同時也產生了引導作用,我們如同身處黑暗的山洞,透過千變萬化的光線轉折,得以界定、探求、摸索其中蘊藏的無限空間。 朱德群在這件作品中運用繚繞的書法線條,或收或放、流連曲折地勾勒出中央的空間感,微妙的環境氛圍則來自周圍油彩間渲染的陰影變化,如白居易〈廬山草堂記〉所言:「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萬狀,不可殫紀」,幽暗的色彩主要環繞了上、下半部,帶來壓抑、收縮的空間效果,明亮的白皙色點,則從中間蔓延至左右邊緣,創造出由光線向性所衝破的空間縫隙,褐色系的深淺交互皴擦間隱約透出光亮,而明暗交界處的渲染變化更顯出藝術家掌握媒材之巧妙,彷彿可虛可實、可隔可透的園林空間,各種構景要素如同吳冠中《獅子林》(圖2)在迂迴曲折中形成空間的分隔和組合,不流於支離破碎,又務求變化有序、層次清晰,藝術家在此對大自然的概括與抽象化,可說與「本於自然、離於自然」的園林美學十分接近。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