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FEI'AN (1888-1959)
YU FEI'AN (1888-1959)

于非闇 牡丹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五四年作

細節
于非闇 牡丹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五四年作 題識:北地花開南地風,寄根還與客心同。 群芳盡怯千般態,幾醉能銷一番紅。 予畫牡丹常引此七律詩,前半闕詩意感人肺腑。 老非每每讀之,願與詩人筆下同佔春光。一九五四年六月,非闇。
鈐印:非闇、玉山硯齋

榮譽呈獻

Ben Kong<br />Kim Yu
Ben Kong<br />Kim Yu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註: 關於牡丹,中山公園品種最多,近又把崇效寺的“眾生黑”, “姚黃”,“魏紫”,等出名的品種移來,再加上原有的“二喬”, “墨葵”,“崑山夜光”,“大紅剪絨”和“胡紅”,“甘草黃” 等品種,就花朵品種來說,中山公園的牡丹應該是北京首屈一指了。 — 于非闇 畫家對於繪畫的時間要求非常嚴格,因為時節會影響花的發榮滋長。牡丹開花的季節是在“五一”前後,亦是北京春天多風沙之時。因此,畫家在春天的時候每天清晨即出外寫生。 為了練習筆道的曲折轉換,粗細潤枯,有氣勢,有斷續,變化多端,畫家曾學習過唐代懷素的《自敘貼》。這能使學習工筆花鳥的畫家的線描“應物象形”,靈活運用。他用準確和沉穩的筆法,描繪出恣情飛舞的花朵。 此外,畫家對顏色也特別講究。他二十幾歲就隨老師研制顏色,對於顏色的使用可說是從心所欲,特別是在顏色調和搭配,隨類賦彩。他使用顏色通常由淺到深,逐步加濃,而且顏色特別乾淨。所以于非闇的花鳥作品,顏色鮮豔明快,比真花卉還要美麗動人。這幅粉紅牡丹的花瓣更有特別的處理,在前面的花瓣,顏色暈染最淡部分的前緣,讓花瓣自然跳出紙上。畫家用重墨勾出輪廓,特別是葉的邊沿,用精細的筆道,有重有輕地做出波浪式的描寫,仿佛葉在動。深綠色的葉,襯托著粉紅色的牡丹,豔麗非常。在繁花似錦的構圖中,畫家選用了簡單明快的筆調,使人感到牡丹在盛放中的活力充沛。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