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方力鈞
1999.6.1
木刻 版畫 (六聯畫)
版數︰5/8
1999年作
簽名:方力鈞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美國 紐約 私人收藏
出版
Lo Yinhua (e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 Visual Art (She Jie Yi Shu) Publishing House, Live like a Wild Dog: 1963-2008 Archival Documentation of Fang Lijun,Taipei, Taiwan, 2009 (different edition illustrated, p. 277).
Lu Peng, Liu Chun (ed.), Cul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Fang Lijun: Chronology, Beijing, China, 2010 (different edition illustrated, p. 310).
展覽
2009年《像野狗一樣生活︰1963-2008 方力鈞文獻檔案展》盧迎華編著 台北市立美術館 視界藝術出版社 台北 台灣 (圖版為另一版數,第277頁) 2010年《方力鈞 編年紀事》呂澎/劉淳主編 文化藝術出版社 北京 中國 (圖版為另一版數,第310頁)

榮譽呈獻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方力鈞是1990年代初中國前衛藝術浪潮中最早受到國際注目的人物之一,他以反叛的光頭人物造型抒解了中國年輕一輩在環境壓迫下而衍生的無奈情緒,成功總結出一個年代的獨特心理狀態,以個人生活態度回應新中國社會的急劇變化。 方力鈞畢業於中央美院版畫系,從兩組巨型版畫《No. 16》(Lot 439)及《1999.6.1》(Lot 438)可見其流暢純熟的刀法,簡單突出的光頭人物造型,加上爽朗有力的留白線條,表現出宏大懾人的氣勢。他把一個完整的畫面分割為數幅獨立的中式掛軸,尋找版畫在表達形式上的新可能性。如果比較方力鈞的版畫和油畫作品,可以發現他同樣刻意把兩者的繪畫感、細節和筆觸的表達盡量去除他認為過份的技巧表現只會削弱整體的平衡,以致無法傳達創作者的情緒。正如他說:「一幅作品最重要的是它留給你一種甚麼感覺,你能夠從畫面中感覺到甚麼,而不是說畫面上你能夠看到甚麼。」方力鈞在版畫的色彩選擇上亦傾向單純直接,兩組拍品均摒棄鮮艷的色彩,而使用冷灰藍色調的明暗對比和過渡來交待人物和背景,在非常節制運用視覺元素的前題下,令主體的形象更加突出。 《No. 16》的光頭人物在情緒的表達上跟90年代早期的油畫有明顯分別,他的面上看不到之前那種嬉笑放任和置身於世事之外的態度,以至浸淫在藍色水波中的泳者那份沈默。圍繞在他肩膀上的弧線和四濺的水花,描述人物正在水中探出頭來,並看似努力爭取著呼吸氧氣的瞬間機會,他的眼神和極度睜開的嘴巴,暗示了這個行為本身存在的難度,從藍色游泳油畫的修煉和內省,轉化為外張的激情和掙扎,配合木刻版畫在材質上的剛硬性格,特別能夠表現出藝術家內心一種堅實的個人意志。《1999.6.1》由一群光頭人物組成一個金字塔般的平穩構圖,中間的人物在比例上明顯較大,予人一種領袖的感覺,他表情激動並振臂高呼,周圍的群眾無不盡情地附和。畫面雖然沒有指明任何的抗爭對象,可是從人物的舉動可以清楚感受到一股發自內心的憤怒和不妥協的精神。對比倡導領袖個人崇拜的革命年代宣傳版畫,方力鈞的群眾代表了一種民間自我意識的抬頭,通過木刻版畫剛烈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在平面的空間上釋放出情緒的巨大爆發力。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