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展望
假山石系列
不銹鋼 雕塑
版數:1/8
2000年作
簽名:展望
來源
Private Collection, Asia

榮譽呈獻

Eric Chang
Eric Chang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傳統意義上的假山石之所以被中國人賞識是基於這樣一個理論:在自然的世界中,沒有一個石頭的形狀是可以重複的,那些難得的形狀完美的石頭應該完全,至少其主體是出自大自然的雕琢。展望在其著名的《假山石系列》(Lot 526)中將「山」和「水」的傳統概念現代化,通過精湛的技藝,成功地實現了用不銹鋼材料對假山形狀和紋理的摹仿。不銹鋼片優良的鍛性使它可以用來表現在石頭上的凹凸起伏。展望的假山石所帶來的,並不是讓人逃離現實的靜心空間,作品表面反映當代物質現實世界,那堅硬而工業化的表面,象徵的是一個較之真實世界更具流動感、更為迷人與閃爍的世界。 不銹鋼因其廉價、不銹的特性在1990年代被大量運用到中國內地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急速發展的商業社會對於「閃亮」的美學崇拜暗含著物質主義的蔓延。於展望而言,這種對「不鏽」即「永恆閃亮」的追求從某個側面反映了北京這座古老城市的人文傳統的快速消逝。拋光的不銹鋼材料本身的鏡面反射把周圍的物體和景觀在石頭不規則弧面上如哈哈鏡般反射,形成變形的,破碎的、扭曲、零散的、以及隨環境可以改變的反射圖像。如巫鴻所著:「我們必須瞭解展望這裏的意圖並不在於調侃。他所說的「晶亮浮華的假性外貌特徵」並不一定是不好的品質,而他的不銹鋼山石也不是對當代物質文化的諷刺和嘲弄。相反,他認為天然的假山石和它們的不繡銹鋼複製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選擇和創作的物質形態,它們不同的材質在不同的時代滿足了不同的需要。他所希望揭示的問題因此是當代文化中『真偽』的問題:究竟是哪一種山石——是真正的天然山石還是他的不銹鋼複製品——更真實地反映了眼下的中國文化?有趣的是,古人把天然太湖石稱作『假山石』。依展望來看,當這類古典文化中的觀賞石繼續被用來裝飾當代環境時,它們就真的成了『假』的了,但他用不銹鋼製成的岩石即便是人造的,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真跡』。」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