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李光鎬
無題
油彩 畫布
2010年作
簽名:Lee Kwang Ho
出版
出版 2011年《接觸》Johyun畫廊 釜山 韓國(圖版,第62-63頁)
展覽
展覽 2011年9月2日-10月2日「接觸」Johyun畫廊 釜山 韓國

拍品專文

1967年出生的李光鎬,是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油畫和版畫美術學士和美術碩士。他獲頒多個聞名的獎項,包括1995年當代韓國美術比賽的優異獎,從此廣泛參與展覽。他被邀出展許多國際知名的展覽會,計有倫敦薩奇藝廊的「韓國之眼」美術展覽、2010年的釜山藝術雙年展和2009年布拉格藝術雙年展。他的作品也被珍藏在韓國的國立當代美術館、首爾美術館和京畿道美術館。 李光鎬《訪問》系列中迷人的人像畫、《仙人掌》系列中靜物畫和《風景》系列中風景畫,作品超越寫實畫的慣常目的,顯示出名家風範的繪圖技巧,有意突破現有的繪畫手法的極限。跟李光鎬其他的作品系列不同,他的風景畫中的地點很難辨認,或者應該說,似乎是大任何由自然景色中隨意選擇的地方。這裡特別介紹的兩幅《無題》作品 (Lot 304 & Lot 305),以多重意義和多種技巧創作,引證李光鎬怎樣把生死的對立性收進畫中世界,顯出他對自然景物的主題的愛好。作品中,李光鎬以動人的筆觸,細膩地捕捉森林中某處和叢林灌木間風吹的動態,強調自然界的無常和短暫。這種筆法帶有現今最受國際褒獎的畫家之一的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影子,而李光鎬把佛教思想和亞洲對於自然界和生名命的觀點結合自己的繪畫法,進一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景畫。 即使李光鎬在前兩個作品系列中,集中探索身份問題和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異」和「同」;他在《風景》系列中卻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由於構圖被大膽裁切和影像的模糊,兩幅《無題》作品之中的景物失去特徵和個性,變得常見和普通。這些景色引人遐思,可能是熱情奔放的想像,也可能是靈性的頓悟,不過始終似乎是中立而不含有個人感情的。這結果來自李光鎬對所謂愁苦的一切清晰的感覺,對那種空洞的刻意追尋。李光鎬並不追求在自己的風景畫中描繪景物,反而專注在舊派風景畫中的傳統主體:光、空氣和作為背景的地方。對於李光鎬,這些風景畫是種「空白的空間」,因為這些風景畫的真正主體並非風景地貌,而是風景畫本身。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