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劉野
呼喊托爾斯騰
油彩 畫布
1992年作
簽名︰YE;野
出版
出版 1993年《展覽131》Taube畫廊 柏林 德國(圖版,第8頁)

拍品專文

劉野在早期作品已經擺脫了現實和歷史的沉重和壓迫感,通過孩童角色和亮麗的色彩,把嚴肅的場面軟化為歡欣的兒童樂園。他曾往德國留學,因而直接受過西方現代藝術的啟蒙,在題材和形式上可以聯繫到西方藝術史中不同重要流派,經過他的綜合處理後,成為具有個人色彩的精彩作品。 作品《呼喊托爾斯騰》 (Lot 325)參考了17世紀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的寫實場景安排,光源從左方窗戶滲入看似空蕩蕩的房間內,直到觀眾的視線移到牆上鏡子的影像,發現那張正在呼喊的面孔,加上裂為大小兩邊的鏡面,為寧靜的空間帶來了不安和矛盾。劉野同時借用了14世紀荷蘭畫家艾克(Jan van Eyck) 處理空間的巧思,以鏡子中的形象,把自畫像低調地表達出來,暗示了藝術家其實是身在畫外觀看這個空間的人。劉野把自我形象放置在西方經典內,以鏡像為自我審視的隱喻,道出他作為中國藝術家在接觸西方藝術傳統曾經面對的焦慮與思量。另外,劉野擅長在表達客觀場景時把空間轉化為抽象結構,他把窗框、簾幕和牆壁等元素看成簡單的幾何圖形,強調畫面橫直線組合、冷暖色調對比,把幾個窗框之間的透視感完全消解為平面。他以中國近代藝術教育中特別重視的寫實風格,大膽地介入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的「冷抽象」世界,成功創造了獨特的個人藝術圖式。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