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 QICHANG (1555-1636)
DONG QICHANG (1555-1636)

明 董其昌 元人詩意 設色絹本 立軸 一六一零年作

細節
明 董其昌 元人詩意 設色絹本 立軸 一六一零年作
題識:董玄宰寫于寶鼎齋,時庚戌 (1610年) 子月之望, 新都友人吳太學攜元黃子久畫相視鑒賞彌日因寫。 玄宰。
鈐印:太史氏、董其昌、畫禪
藏印:偶篆郎維周氏收藏
鄧實 (1877-1951) 題簽條:董香光仿元大癡青綠山水。 風雨廔所藏董畫合璧第二。
註: 題識所記之新都友人吳太學,在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常有提及,如《臨官奴帖真跡》云:此帖在淳熙祕閣續刻,米元章所謂絕似蘭亭序。昔年見之南都,曾記其筆法於米帖曰⋯。已聞為海上潘方伯所得,又復歸王元美。王以貽余座師新安許文穆公,文穆傳之少子胃君。一武弁借觀,因轉售之。今為吳太學用卿所藏,頃於吳門出示余,快余二十餘年積想,遂臨此本。另《臨褚遂良西升經跋》:褚遂良西升經與淳熙祕閣續帖所刻黃庭經,同一筆法。真跡音藏新都殷尚書家。余在長安,曾於殷參軍見之。永嘉王中舍,為吳太學手摹一本,不差毫髮。又《跋禊帖後》:唐相褚河南,臨禊帖白麻跡一卷。曾入元文宗御府,有天歷之寶,及宣政紹興諸小璽,宋景濂小楷題跋。吾鄉張東海先生,觀於楊氏之衍澤樓。蓋雲間世家所藏也⋯。余得之吳太學,每以勝日展玩,輒為心開。
以上諸例當可見董其昌與吳太學之深交。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題識所記之新都友人吳太學,在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常有提及,如《臨官奴帖真跡》云:此帖在淳熙祕閣續刻,米元章所謂絕似蘭亭序。昔年見之南都,曾記其筆法於米帖曰⋯。已聞為海上潘方伯所得,又復歸王元美。王以貽余座師新安許文穆公,文穆傳之少子胃君。一武弁借觀,因轉售之。今為吳太學用卿所藏,頃於吳門出示余,快余二十餘年積想,遂臨此本。另《臨褚遂良西升經跋》:褚遂良西升經與淳熙祕閣續帖所刻黃庭經,同一筆法。真跡音藏新都殷尚書家。余在長安,曾於殷參軍見之。永嘉王中舍,為吳太學手摹一本,不差毫髮。又《跋禊帖後》:唐相褚河南,臨禊帖白麻跡一卷。曾入元文宗御府,有天歷之寶,及宣政紹興諸小璽,宋景濂小楷題跋。吾鄉張東海先生,觀於楊氏之衍澤樓。蓋雲間世家所藏也⋯。余得之吳太學,每以勝日展玩,輒為心開。 以上諸例當可見董其昌與吳太學之深交。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