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 QICHANG (1555-1636)
DONG QICHANG (1555-1636)
1 更多
DONG QICHANG (1555-1636)

明 董其昌 書法屏風 水墨紙本 六曲屏風一對

細節
明 董其昌 書法屏風 水墨紙本 六曲屏風一對
釋文: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鄉,故此人情之最榮, 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阨,閭里庸人, 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於其嫂,買臣見 棄市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道前而騎卒擁後, 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 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於車塵馬 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 之衣錦之榮者也惟大丞相衛公則不然,公相人也, 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 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蓋亦有年矣,所謂 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阨之人僥倖得 志於一時,出於愚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誇耀之 也,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裳不足為 公貴,惟被生民而功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 以耀後世,而垂之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於 公也,豈止誇一時,榮一卿哉,公在至和中嘗以 武康之節來治於相,乃作畫錦之堂於後圃,即又 刻詩於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讎,矜名譽為可 薄,蓋不以昔人所誇者為榮,而以為戒於此,見 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 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至於臨大事,決 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 謂社稷之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絃歌者 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余雖不獲登公之堂, 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 於是乎書。董其昌。
鈐印:玄賞齋、董其昌印、太史氏
來源:香港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2007年五月28日, 編號758。
註: 是幅作品為董其昌所書歐陽修名篇《相州晝錦堂記》。晝錦堂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老城區內東南營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韓琦在相州 (今安陽) 任知州時所建。韓琦祖籍安陽,公元1054年,他以武康節度使的身份來治相州,修築了這座雄偉秀麗、古樸幽雅園林,是全國四大園林之一。文章主旨是讚譽韓琦身居顯位,不炫耀富貴,反引為鑒戒,志在留清名於後世,顯真人格於人間;同時貶斥了那些追求名利富貴,以衣錦還鄉為榮的庸俗之輩。
董其昌在創作中 “詩窮而後工” 的觀點與歐陽修有相通之處,都認同情感對作詩的重要性,特別是愁苦之語易工的普遍性。因此董其昌在創作中飽含感情,用筆精到如行雲流水,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實乃兩代大師的相與會心之作。

來源
香港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2007年五月28日, 編號758。

拍品專文

是幅作品為董其昌所書歐陽修名篇《相州晝錦堂記》。晝錦堂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老城區內東南營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韓琦在相州 (今安陽) 任知州時所建。韓琦祖籍安陽,公元1054年,他以武康節度使的身份來治相州,修築了這座雄偉秀麗、古樸幽雅園林,是全國四大園林之一。文章主旨是讚譽韓琦身居顯位,不炫耀富貴,反引為鑒戒,志在留清名於後世,顯真人格於人間;同時貶斥了那些追求名利富貴,以衣錦還鄉為榮的庸俗之輩。 董其昌在創作中 “詩窮而後工” 的觀點與歐陽修有相通之處,都認同情感對作詩的重要性,特別是愁苦之語易工的普遍性。因此董其昌在創作中飽含感情,用筆精到如行雲流水,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實乃兩代大師的相與會心之作。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