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清 王文治 千字文 泥金磁青紙本 冊頁十四開
細節
清 王文治 千字文 泥金磁青紙本 冊頁十四開
款識:(文不錄) 王文治臨。 鈐印:王文治印、曾經滄海
畢沅 (1730-1797) 跋:王夢樓同年丹徒名下士也,善詩文, 精音律。其書法之妙,尤冠絕一時。嚴君冬友張君 瘦銅咸欽服之,今秋吾山舅氏以趙文敏真書千字文 一冊見餉,驗其文當是舊時拓本,因倩夢樓以泥金 臨數本,分贈同人者,此其一也。爰識數語於尾。 戊戌 (1778年) 七夕前二日,靈巖山人畢沅記于青門 節署之石供齋。
封面:楊善深 (1913-2004) 題于丙子 (1996年) 並鈐一印。
來源:香港蘇富比,中國現代及當代畫,1996年 4月29日,編號62。
款識:(文不錄) 王文治臨。 鈐印:王文治印、曾經滄海
畢沅 (1730-1797) 跋:王夢樓同年丹徒名下士也,善詩文, 精音律。其書法之妙,尤冠絕一時。嚴君冬友張君 瘦銅咸欽服之,今秋吾山舅氏以趙文敏真書千字文 一冊見餉,驗其文當是舊時拓本,因倩夢樓以泥金 臨數本,分贈同人者,此其一也。爰識數語於尾。 戊戌 (1778年) 七夕前二日,靈巖山人畢沅記于青門 節署之石供齋。
封面:楊善深 (1913-2004) 題于丙子 (1996年) 並鈐一印。
來源:香港蘇富比,中國現代及當代畫,1996年 4月29日,編號62。
來源
香港蘇富比,中國現代及當代畫,1996年 4月29日,編號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