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TAO (1642-1707)
SHITAO (1642-1707)
SHITAO (1642-1707)
7 更多
SHITAO (1642-1707)
10 更多
SHITAO (1642-1707)

清  石濤   山水寫生 設色紙本     冊頁鏡框八幀

細節
清  石濤   山水寫生 設色紙本     冊頁鏡框八幀
題識:
1. 筆如削鐵墨如冰,冷透鬚眉見小乘。 若貴眼前些子熱,依然非法不為憑。小乘客。
2. 鈍根濟。
3. 雲霄回鶴夢,奇石伴人間, 不識乾坤老,青青天外山。大滌子濟。
4. 苦瓜老人濟。
5. 青銅玉匣兩飛仙,碎石團雲最可憐。 雪月情生清客夢,狂吟思發助吾顛。 匡廬三疊神交久,南岳千潯舊好緣。 有志名 (山) 探七尺,何妨隨處共留連。 石道人濟。
6. 醜墨醜山揮醜樹,不知多向好人家。大滌子濟。
7. 大滌子濟。
8. 昨乾淨齋張鶴野自吳門來觀予冊子, 題云:把杯展卷獨沉吟,咫尺煙雲自古今。 零碎山川顛倒樹,不成圖畫更傷心。 又云:寒夜燈昏酒盞空,關心偶見畫圖中。 可憐大地魚蝦盡,猶有垂竿老釣翁。 清湘大滌子濟。
鈐印:石濤(兩次)、原濟(兩次)、粵山(兩次)、 清湘老人(三次)、阿長(四次)、苦瓜(三次)、 老濤(兩次)
藏印:伊秉綬 (1754-1815):伊秉綬印
吳熙載 (1799-1870):吳氏讓之
吳待秋 (1878-1949):吳待秋
其他:來鶴堂、張伯子、寄樓珍藏、雨生、印禪、 養齋氏、禪印
題跋有:何紹基 (1799-1873)、
王福厂 (1880-1960)、
吳昌碩 (1844-1927)、
黄葆戌 (1880-1969)
鈐印六方



何紹基(1799-1873)跋: 畫至苦瓜和尚,奇變狡獪,無所不有矣。最其得意迹,則黃山之松也。萬山青破中,著古怪衲子,如岋雲光,飲濤淥者,蓋苦瓜自寫照耳。顧嘗聞六舟上人談及黄海之游,不惟村烟絕踪,佛宇亦罕,憩眠食飲或竟日不得其處,雖老遊者少至焉。因知名山靈境惟其與人世隔絕,故松氣、石色、雲、月光,俱自成古曠,與太清接。苦瓜必恆造斯域,得其荒空靈異之趣。故畫家無不心師造化,無如此老之真得髓也。寬夫老兄愛苦瓜畫,尤愛松;所至遇松輒為桑下之戀,蓋其性情骨貌皆與松似故耳。適屬余題“松緣”二字齋額,又見示此冊,索題數語,見中有畫松幅,又平生見苦瓜松頗多,草草記此。治弟何紹基漫記。
鈐印:子貞

王福厂 (1880-1960) 跋: 辛酉(1921年)春來京師游敞肆,得朱少河錫 甫鈔本章實州遺文。其《元次山集》書後云 集為淮南黃又研旅刊。余考索黃先生名,久 弗得。迺于此篇遇之,喜甚。余時段館東城 王福盦宅,因急逯記此,倩福盦書之並誃。
鈐印:福庵、金石略後出土

吳昌碩 (1844-1927) 跋: 石濤此畫奇特古秀,非時年所夢見,真畫 中精猛將也。丙寅 (1926年) 春吳昌碩,時 年八十三。
鈐印:俊卿之印、倉碩

黄葆戌(1880-1969) 跋: 吾生平所見尊者畫甚夥,心目中最不能忘 者,無如去年秋初張大千席上,見辳髯老 人手持細筆著色一冊,與今日所見皆為精 品,但精而又奇則莫如是冊,尤稱奇妙。 楊氏歸石軒畫談此冊憶記棊 。何道州謂 畫至苦瓜和尚,奇變狡獪,無所不有。此 冊自寫並紀昔游殆晚年精搆之倫,可謂奇 而善變矣。磊齋道此,宜如何稱快耶。 戊辰 (1928年) 秋杪,長樂黄葆戌。
鈐印:長樂青山黄藹農
來源
The Su Zhu An Collection

更多來自 蘇竹庵珍藏中國書畫及墨硯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