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劉煒
游泳
油彩 畫布
1994年作
簽名 :劉煒
來源
中國 香港 漢雅軒畫廊 歐洲 私人收藏
出版
Hanart T Z Gallery,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t Sao Paulo, Hong Kong, China, 1994 (illustrated, p. 64).
Lin Gallery, Liu Wei-A Solo Painter, Taipei, Taiwan. 2012 (illustrated, pp. 48-49 & 53).
展覽
Brazil, Sao Paulo, 22nd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Sao Paulo: Chinese Exhibitions II - Wakefulness and the Weightless Present, 12 October - 11 December 1994.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性是藝術創作中的永恆話題。遠古時代的人類認為性愛是神的恩賜,對生殖膜拜是史前時代藝術的最大特點;在古希臘時期,裸體和性器官更被寓意象徵著古希臘人的力量,大量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將與生殖行為有關的主題視為神聖至上來頌揚。在中世紀時期,由於基督教的禁欲原則影響到藝術的標準,性與裸體的描繪成為禁區,人性亦然被壓抑,整個中世紀也被稱為「黑暗時期」。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後,藝術大師們以繼承希臘時期「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巧妙地借助神話和宗教題材,加入大量的性與情欲的元素,來表現人類現實社會中的性主題。另一方面,雖然性與情欲的題材是有違被東方儒家道德標準,是東方官方主流藝術的違禁之忌,但以情色題材為主題的「春宮畫」科目自中國漢代起就盛行,對情色,愛欲的渴望的真性情,使得不少文人雅士紛紛在繪畫上生動地描寫著男歡女愛,使得這個科目實質上成了一種另類的「主流藝術」。 當進入現代主義藝術時期,隨著現代哲學思潮的發展和心理學研究的深入,情欲和性主題的藝術品已不只是人類對本能欲望的單純表達,而是具有有了更多的社會和現實意識。1866年,庫爾貝的《世界的起源》(圖1)以毫無掩飾,直接大膽的角度和技法描繪了一位女性的私部。持有唯物主義論觀點的藝術家庫爾貝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人也是物質之一,人類的生命源自於女性的生殖器官,這是最真實自然的過程。他以坦然,不加修飾的寫實 方式在畫面上呈現女性的生殖器官,是根據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中「世界本原是物質的,探索物質的客觀根源」的觀點而作。這是藝術家在19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唯物主義思想學說盛行的大環境背景下的藝術實踐。雖然這幅作品在很長時間內都被認為是對藝術的褻瀆,是低俗下作的品味,直到1988年才公開展覽,而今天它已是巴黎奧賽美術館中最重要藏品之一,並被譽為具有劃時代的開創性意義的藝術品。 在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德的理論中,性的本能是一種「能量」,更是生物世界演化的動力,是人類一切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力源泉。這種本能不具有是非善惡的屬性,也沒有什麼道德價值的傾向。藝術家們通過藝術創作將自身的原欲或是被抑制的願望得到了緩解和滿足。「藝術家的第一個目標是使自己自由,並依靠作品傳達給那些有著同樣被抑制的願望的人們,使得這些人也能得到同樣的發洩」(佛洛德)。現代藝術中的情欲元素的表達,例如畢卡索化身為牛頭人身的怪獸「Minotaur」以暴力征服情人的動物原始的特質,席勒筆下裸女的情欲衝動掙扎,克林姆以華麗情欲的主題表現生死輪回的宿命,都不僅僅是描述一個曾經發生在某個個人的情欲經驗或是情欲幻想,而是體現了人性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情欲現象和心理狀況,是人性中的這種自然能量的散發和流露。 1994年,年輕的藝術家劉煒創作了《游泳》組畫。《游泳》(Lot 55)是組畫中最直接,徹底的角度和方式挑戰觀者的承受度的一副作品:泳池中的女子上身著性感的內衣,下體卻赤裸的暴露于水中。這是是有意之為,還是他人所為?藍綠色水花拍打著裸女的身軀,似乎正在吮吸著女人的精髓,如同水怪在糾纏著海女。水中漂浮著一張紙片,圖片上是穿著毛服的領袖人物形象。紙片隨著水花在翻滾,似乎也將要吞噬裸女。而不遠處的一人的腳意味著還有他人在場,是參與其中,還是與觀者同樣,只是個旁觀者?與杰夫.昆斯的《天堂製造》中,主角們面容嚴肅,以無謂而直白的態度直視觀者,呈現出「性愛是神聖的」的效果不同,《游泳》中的裸女的目光飄離,圖片上領袖更是緊閉雙眼,無不正面朝向觀者。兩人的表情更是呈現出一種似愉悅非愉悅的荒誕不真實感,這種荒誕感又與畫面對性器官的精細寫實手法相互矛盾 ,這是一個幻想中的場景,還是真實場景?作品中,藝術家對性器官的赤裸表現,以及看似漫不經心出現的,實際上是刻意安排的領袖形象出現,目的是呈現令觀眾感到詫異,困惑,反感的視覺效果,實質是諷刺傳統的唯美主義,譏笑在傳統道德觀念壓抑下的主觀感受和欲望,以及對中國政治現狀的調侃。畫面中毫無掩飾地將女性的性器官與領袖人物的圖片並置與同一個空間,目的呈現出一種「沒有什麼神聖,偉大與低俗的區別只是過去曾經有過的一種謊言」的態度。 劉煒來自於一個軍人家庭,嚴厲的家庭教育和軍隊背景在他青少年成長時期有著重要的影響。早在《革命家庭》系列中,他就以戲謔甚至荒誕的方式呈現軍人父親形象,「從一種被他稱『新的褻瀆』去暴露和處理那些在傳統上被認為是神聖的事件(張頌仁)」,進而宣洩對這種特殊社會意識形態的抵觸和排斥。以佛洛德的理論來分析,藝術創作是藝術家對其潛意識態度的流露。少年期的家教管制,青春期時道德和倫理緩解的壓抑,青年期對社會現狀的質疑,藝術家終究在《游泳》完成情感和生理衝動的一種迸發和宣洩,以藝術的形式釋放了人性的能量。出生於1965年的藝術家劉煒,一直處於一個觀念不斷發生變化的時代。他們的青春朦朧期處於最為壓抑的1970年代,而在青年期又正處於1980年代中國社會的巨大轉型和變革期。他們與上一代85新潮時期的藝術家們不同,不再著重於哲學及歷史的討論或追溯,也不相信建構新的價值體系以拯救社會或文化的虛幻努力,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面對自身的無可奈何和自我生存狀態的拯救。以超現實的調侃方式描繪自身平庸的現實,以自嘲,玩世和無所謂的態度去描繪自己以及周圍熟視,無聊,偶然乃至荒唐的生活片段。這種反叛1980年代現代主義思潮的新文化的趨勢,是整個時代的情緒過渡,也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交替變遷。這組《游泳》組畫展示於1994年第24屆「聖保羅雙年展」時,引起很大的轟動和震撼。來自一個印象中「無性論」的共產主義國家的藝術家繪畫中的性主題概念的直白,暗喻的政治傾向,以及對人性的思考與強烈釋放,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藝術語言表達出。而劉煒以這種新的現實主義的繪畫方式開領了「玩世現實主義」繪畫的風潮,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開創了新的篇章。 《你吸煙嗎?》是劉煒在1990年代後期「粉紅」時期又一副運用性與情欲元素之作品。此時,他已不再以具象的人物形象構圖,而是轉為扭曲變形的抽象表現風格人物肖像。他以獨特的神經質的筆觸,將人頭像的五官呈痙攣狀的虛化和收縮,沒有毛髮,像是一塊正在溶解的肉。而女性性器官如潰爛般變異,詭異地幽浮于畫面左前方。香煙的燃燒頭正對著性器官,散發的煙氣如幽靈般盤旋。狹縫的雙眼卻不願正視觀者,散發出世道的不屑一顧的神情,扭曲的叼煙姿勢更顯出「我就是這樣」的傲慢自嘲態度。 曖昧的粉紅色調加深了詭異的氣氛,起泡的嘴唇、浮腫的手指象徵著肉體腐爛,油彩即時的流淌狀態,形成自然的潰爛紋理,這種非現實的表現手法形成一種感覺的暴力。而這種虛化細節的強烈筆觸,又加深了這種力量感,這種暴力與強度在變形中交融。當觀者在面對於此時,仿佛同時施虐者,卻無法自我救贖。畫面右上方的「you like smoking?」以波普印刷效果的方式醒目於畫面,似乎暗示著觀者:你我都同處於此地此境。這樣的作品不禁讓人聯想起培根,同樣是以扭曲的姿態以及抽象化的形式展現畫中人物對孤寂、禁忌、悲觀以及病態的一種狂熱,表達人類對於社會危機的心理狀態(圖1)。 1990年代是劉煒創作變化的重要時期。他開始逐漸從採用強烈政治符號含義的圖式,轉為以情色元素加以隱晦的政治傾向作為主題。這種對政治題材的熱衷轉向人性的自覺和關懷,是時代的藝術家對人和性的一種思考與強烈釋放。《游泳》及《你吸煙嗎?》兩幅作品分別以具象的現實主義風格及抽象的表現主義風格,借用情欲元素,傳達心中的主觀情感,釋放人性的能量之傑出作品。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