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朱銘(作品)是有重量感,這點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朱銘(作品)是有動感的,這也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但是日本雕刻家中卻沒有人像朱銘一樣兼具兩種特性。」— 東京國立京都美術館館長河北倫明 (1970年代)
朱銘的「太極系列」作品與他日常生活中的身心修練密不可分,他用木材捕捉太極拳禪意的律動和深奧的哲理。朱銘在1970年代中期追隨老一輩雕塑大師楊英風習藝,同時在楊英風的建議下學習太極拳。太極拳的練習與對太極精神的領悟,漸漸轉為他雕塑的新主題;作品不只呈現太極拳有形的運動,也表現出二元對立的概念,陰陽調和、兩儀平衡的能量運作。朱銘堪稱20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他用木材、青銅、不鏽鋼、保利龍等多元的素材,傳達出他的藝術觀與文化概念。發展至90年代的「太極系列」愈趨簡約,就如拍品編號179肢體細節被簡化,以回歸線條和塊面的關係。而編號182太極系列:拱門,側把兩位太極拳手連接在一起,組成拱門的形象,就如人們通過太極招式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