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創作於1956年《七星岩雨後》(Lot 248)表明李曼峰經過多年發展後的風格演變。李曼峰忠於自己的文化,他描繪蘊含東方情趣的山水題材,但以紮實的西方油畫技巧完成,其用色較早期作品明亮。這幅作品顯示出一種新的寫意風格,對細節極為關注,並高度重視情緒的層面。作品展示了李曼峰對光線、陰影、氣氛精湛的掌握。
《歸途》(Lot 246)描繪了一名騎驢男子,在壯麗的景色映襯下踏上歸家的旅途。李曼峰被美麗的峇厘島所吸引,並通過他的畫向那裡的村民致敬。安寧的環境以細膩的筆觸加上樸實的色調呈現。李氏以大面積描繪山景,人物只佔很小的部份,展現了李曼峰致力呈現迷人的景觀。畫作的墨色基調伴隨著仔細勾勒的雲霧繚繞的群山,體現了作者對細節的關注,但同時又營造出寧靜而溫馨的氛圍。作品於1962年完成,是李曼峰成熟作品的代表。
李曼峰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印尼藝術家,成功融合東西方繪畫藝術。他的藝術目標是把中國和西方兩個不同的藝術世界連接。在技巧方面,李曼峰把焦點放在西方油畫的光線、陰影、油彩著色、空間透視,可是在情感方面,他明顯地是植根於東方的。本季呈獻的三幅風景畫完美呈現李曼峰不斷發展的風格。
李曼峰的早期的創作展現了他淵博的西方油畫理論和技巧。二戰後,他獲得獎學金前往荷蘭深造,受荷蘭繪畫的影響,他特別迷戀法國巴比松畫派。這影響李曼峰的創作採用較暗的大地色調。在《挺拔的樹》(Lot 247)中,橘色和棕色在厚實與充滿質感的筆觸下散發出鄉間的溫暖。這段時期,李曼峰所採用繪畫風格與19世紀及20世紀初荷蘭藝術家的風格頗為相似,都是關注如何通過繪畫傳達真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