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劉大鴻
中秋節
油彩 畫布
1989年作
簽名︰劉大鴻; Liu Da Hong
來源
香港 少勵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出版
1992年《劉大鴻油畫》少勵畫廊 香港 中國 (圖版,第64頁) 2008年《劉大鴻課本: 初級課程第一至二十七課》教育人民出版社 漢雅軒 香港 (圖版,第34頁)

拍品專文

鄉村田園詩般的美景、以及對文化大革命的遐想,在劉大鴻萬花筒般的作品中得以重新構建,並以怪誕的城市現實加以呈現,同時表達出困惑與荒謬的情感。他巧妙地將中國民間傳說、通俗圖案、逼真形態和夢幻般的視覺效果、歷史與虛構融為一體,創造了一種「富有歷史感的大雜燴」。劉大鴻複雜緊湊的構圖以及廣角效果,讓人想起繪畫大師彼得.勃魯蓋爾和戈雅的作品。他的畫彷彿是意味深長的寓言,對現有的價值觀和社會問題提出質疑。劉大鴻在大躍進後出生於青島的一個知識份子家庭,時代的陰霾影響着其價值觀的形成,並塑造了他獨特的中國藝術語彙。 在作品《中秋節》(Lot 408) 中,作者描繪了一幅饕餮酒宴的場景,一個迴圈的酒桶就像是一個「旋轉餐廳」。人們都在慶祝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與豐收有關的古老節日。流行歌星與虛構的中國戲曲人物交織在一起;雜耍者與唐代詩人李白等古代歷史人物一同舉杯暢飲,呈現出無所顧忌地縱情聲色的氣氛。筵席上包括豐富的珍饈美味,獅子頭、螃蟹和烤雞,以及具異國情調的猴子腦和豬頭等傳統菜餚。在這一荒唐的醉酒場景中,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大雅堂」。也許作者希望用滑稽的筆觸,抨擊極度放縱的當代社會,過份關注物質欲望,但卻在精神層面非常空虛。不過,《中秋節》還是展現了一場繽紛的狂歡慶祝活動。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