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Peiming (b.1960)
嚴培明

紅色主席肖像

細節
嚴培明
紅色主席肖像
油彩 畫布
2003年作
簽名:Yan Pei-Ming;嚴培明
來源
德國 Bernier/Eliades畫廊 現藏者購自上述畫廊  
展覽
2003年12月10日 - 2004年2月29日「Synopsis3 / Testimonies - 小說與現實之間」國家當代美術館 雅典 希臘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嚴培明對待任何政治人物、宗教領袖、明星以至罪犯並無二致,都是在特大號畫布的簡約背景上,用黑色或紅色以輕鬆寬闊的筆觸僅僅繪出他們的臉,並在關鍵之處施以白色,過剩的油彩在表面上滴下來,不避諱地揭露肖像的人工性,但此舉卻沒有減低對象的即時識別度和莊嚴感。 嚴培明在此描繪的是中國共產黨主席,也是現代中國的開創人─毛澤東,一個對中國人民意識有著深厚影響的人物。雖然藝術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長,也曾經畫過宣傳畫,但他從來對政治不感興趣而只喜歡繪畫人像。嚴培明在1980年移民到法國好一段時間後才繼續繪畫毛澤東,這個做法大概能在異鄉為他帶來一點親切。對於利用了毛像,他說:「沒有人知道誰是嚴培明,但所有人都知道誰是毛澤東。」之後,他就憑藉那些巨大而觸目的毛澤東像在歐洲備受關注。 人像的巨大化格式和題材延續了歌頌領導人及其政治理想的共產黨傳統。嚴培明選擇單一的顏色因為它們「簡單」和「直接」,令人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題材上。觀者很容易把紅色和共產主義聯繫在一起,但嚴培明經常主張他用紅色是因為它在中國代表了快樂和吉祥。粗野至差不多到抽象地步的筆法,則是對社會主義寫實畫風的抗爭。作為第一批從離開中國到達法國的當代藝術家,他長期浸淫在西方的繪畫傳統中,特別欣賞戈雅那些深沉動人的人像,還有莫奈和德.庫寧的輕快筆觸。 作品的題目進一步削弱了歌功頌德的概念,提醒觀眾這不過是另一張官式化的人像,有如護照或罪犯照片一般。嚴培明強調人類很容易將所有事物簡化成為符號,這些符號若被使用得當即能推廣一些意念,甚至能激勵整個國家。所以,平凡與不凡、名流與無名氏均只是一線之差。作為造像者與偶像破壞者,嚴培明不經意地對藝術家的角色提出有趣的質問。

更多來自 亞洲當代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