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aldine Javier (Filipino, B. 1970)
傑拉丁‧哈維爾

善惡的知識之樹

細節
傑拉丁‧哈維爾
善惡的知識之樹
油彩 畫布
2011年作
來源
南韓 首爾 阿拉里奧畫廊 新加坡私人收藏
展覽
2011年5月17日 - 6月12日「最初...」阿拉里奧畫廊 首爾 南韓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傑拉丁.哈維爾在東南亞被譽為一位有著震驚天賦的女畫家。哈維爾千錘百煉的作品有著清晰卻帶刺激性的畫面深遽地考慮著人性的根本,同時亦漂亮地捕捉到稍縱即逝的瞬間與及各種無形物的神粹。她的敍述往往留連在感觀的際限,如她的代表作《她瘋狂的愛,而她也被深愛著》(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編號1154)呈現了墨西哥女權主義畫家芙烈達.卡蘿夜半在花園內入眠作夢的畫面。 《善惡的知識之樹》(Lot 65)在哈維爾2001年標誌性的展覽「在開始時⋯」中展出過。這個展覽延伸了她一系列以樹木為中心的作品,其中包括《受難日》(香港佳士得2013年11月編號423)和一張四屏敘事作品《善與惡》。透過這個主題,哈維爾探索她對自然世界及其居住者的興趣,同時以茂盛或貧瘠的樹木來表示存在的二元性:好與壞或生與死。 正如展覽題目所示,哈維爾的策展方針以流轉的存在為切入點——這由時間伊始就已經普遍存在著的現象——講述其始與終。這件作品《善惡的知識之樹》一題來自聖經中伊甸園內的大樹,夏娃就是吃了大樹的果實導致了人類的墮落。在基督教教義之中,知識之樹就是人類在愛、喜樂、慾望、死亡之間流轉的催化劑。在猶太教中,吃了大樹的果實象徵著善惡混合的開始,在此之前善惡是分開的,惡只不過是一個可能性而並未確實地存在。所以大樹在哈維爾的觀念中是一個潘朵拉的寶盒,一枚不可避免的燈芯燃燒著人類生命的火焰。 哈維爾取材自樹的典型——十字架、絞刑架、甚至是貝基特象徵心理岔口的樹——而去參與一個更大的敍事論述,並遊走於歴史、文學與宗教之間。哈維爾所利用的樹亦與北歐神話中的世界之樹相類近,北歐神話中戰爭、勝利、魔法與死亡之神歐登,奉獻自己而把自己吊在世界之樹上九日九夜去換取統治英靈神殿的智慧,世界之樹成為歐登的刑架,給予中世紀塔羅牌內倒吊人的定義:一個身份曖昧的人腳踝繫於現在與未來之間。 哈維爾把一個沿自本能的特質滲透在大樹之中,任由它在她緊湊的風景中蔓延並支配著,冷酷地佇立的一個死物,令人聯想到一個場景的固定性、一個如劇場焦點的戲劇性。扭曲加上厚厚的樹皮,它被描繪出一個年長、充滿智慧與完滿的個性。在樹的根部有一隻鷹隼般的鳥抓緊了一束雪白的羽毛,帶一抹紅色的刺繡雀鳥,和顏色幽闇的樹木兩者所產生的視覺矛盾,代表著在破壞與重生之間的永恆舞蹈。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夜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