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私人收藏 — 彩箑雅韻
中國折扇一般認為是北宋初從日本、高麗傳入中國。南宋時生產巳相當規模,但扇面上繪畫並不普遍,也不是文人雅士玩賞之物。明清以後,折扇開始流行,騷人墨客等風雅之士,成為書畫家染翰揮毫的對象。折扇外骨材料頗多,以竹子最為普遍,但洞庭君山出產的湘妃竹,完整秀美的〝鳳眼〞形狀,在清代一把也值數十兩銀。其他材料包括漆、象牙及紫檀,配合各式雕刻、螺鈿鑲嵌,也很講究。今次《彩箑雅韻》扇面專場,是一位藏家經年收集的部份作品,題材包括齊白石、張大千、吳湖帆等大家作品,也不乏近代名人雅士的手蹟;扇外骨材質豐富多樣,頗能體會近代文人之風雅。
MA QI'OU (20TH CENTURY)/LUO ZHENYU (1866-1940)
馬起甌/羅振玉 風雨歸漁/書法 設色絹本/水墨絹本 成扇 一九四三年作
細節
馬起甌/羅振玉 風雨歸漁/書法 設色絹本/水墨絹本 成扇 一九四三年作
馬起甌題識:風雨歸漁。敷五先生大疋鑑。馬起甌,癸未 (1943年) 之作。
鈐印:馬
羅振玉背面書法題識:艅尊銘 (文不錄)。敷五仁兄雅屬。 貞松羅振玉。
鈐印:羅振玉印、羅叔言
馬起甌題識:風雨歸漁。敷五先生大疋鑑。馬起甌,癸未 (1943年) 之作。
鈐印:馬
羅振玉背面書法題識:艅尊銘 (文不錄)。敷五仁兄雅屬。 貞松羅振玉。
鈐印:羅振玉印、羅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