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侵入這個概念的用意在於,我希望將當代藝術帶入街頭層面中,我不停創造『城市針灸』以試圖改變人類的集體意識。」
- INVADER[1]
自1998年開始,法國籍藝術家INVADER即在大都會的一隅,以磁磚製作馬賽克拼貼圖樣,作品之靈感源自於1978年風靡一時的街機遊戲《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 。而這位藝術家的真實身分,至今仍是個謎。對於這款遊戲,INVADER這麼認為:「在我眼中,它最能完美詮釋我們那個時代,那個以數位科技為一切核心的大時代。」[2]這位藝術家曾「侵略」過全世界62個城市、張貼過3000多片瓷磚,從巴黎至非洲肯亞的蒙巴薩、自海底下到太空中,每一個城市中的創作皆帶有獨有的地區氣息。藝術家曾言:「我的創作至高無上的目標在於,將藝術本身從美術館與研究機構等挑博離間者手中解放。亦或是,將《太空侵略者》由電玩遊戲及電視螢幕上解放,並把它們帶進實體的世界中。」[3]這樣的想法散發出濃烈的佛洛伊德式藝術解讀,只要幻想隨著實體再現而來,這兩個元素皆奠基於存在或不存在的辯證中。
INVADER曾四度造訪香港,留下超過70件的作品,更曾這麼形容這個城市:「入侵香港是全球性計畫的一部分,我將會入侵全世界。將所有作品結合後,一個巨大的拼圖儼然成形。」[4] INVADER創作中的當代社會統一都市化哲思與法國哲學家居伊.德博1955年發表的心理地理學說不謀而合。其作品的每一個定點都經過仔細思量,最終成為整個系統化路徑或未知視覺狀態的一部份,以標誌出城市中精心計算過的地點為目標,而非隨機的散置。藝術家自己認為:「在選擇每一個作品的地點前,我都會努力做好研究,而其中最關鍵的幾要素莫過於能見度、地方特色以及象徵寓意。」[5]
在香港創作的《ALIAS HK-59》是INVADER的經典之作,也是藝術家在拍賣中最大的一件。此項獨特的不具名創作以巨型的紅白對比為底,坐落於中環蘋果旗艦店對面,最終也免不了被移除。INVADER的許多創作皆以金色與紅色為主,他是這麼將香港地區特色融入創作:「這兩個顏色,不禁讓人想起中國傳統中吉祥的火與土。」[6]《ALIAS HK-59》如電腦硬碟般的輪廓,似乎突顯這個由大型網路系統與科技組成的資訊社會,並提出宣傳的概念,作為創作的核心。在一個過渡的時代,INVADER的藝術是與妥協精神的角力。後前衛時期受到1970年代保守風氣的影響,道德原則在現代建築理論上是被挑釁地拒絕,甚至被視為對智慧的惡作劇。INVADER說:「我真的認為這種在街頭上展示藝術作品的創作手法是贈與城市與市民最好的禮物,也是提升其生活品質的方式,他們甚至不用去美術館或畫廊參觀,只要抬頭望向那面牆,就有可能被我這如『城市針灸』的藝術感動。」[7] INVADER那最具代表性的彩色馬賽克磁磚,是我們當代社會中最真實卻充滿爭論的象徵符號,也是一個由像素標記成的強勢宣言。
[1] 華爾街日報,《太空侵略者降臨香港》,2014年2月21日
[2] “About Invader”, accessed 6 Feb, 2015, https://www.space-invaders.com/
[3] “About Invader”, accessed 6 Feb, 2015, https://www.space-invaders.com/
[4] 南華早報,《街頭藝術家INVADER評論其遭移除的香港牆上創作》,2014年2月27日
[5] 華爾街日報,《太空侵略者降臨香港》,2014年2月21日
[6] 華爾街日報,《太空侵略者降臨香港》,2014年2月21日
[7] 南華早報,《街頭藝術家INVADER評論其遭移除的香港牆上創作》,2014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