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草間彌生的《紅南瓜》包含了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素材— — 迷幻的圓點與格子,還有大南瓜。深紅與黑色形成對比,營造獨特的視覺效果,直接引起觀者的共鳴。作品不僅使用為人熟悉的密集圓點圖案,還首次採用三角形的格子圖案,形成有趣的幾何圖形組合。黑色和紅色的南瓜是整幅構圖的中心,彎曲的線條與四周的幾何圖案形成強烈對比。草間彌生自小便受幻覺困擾,眼前經常看到浮動的圓點。這些經歷成為她60年藝術生涯的起點。她創作聞名的“無限的網”畫作系列後,繼續涉獵各種媒介和體材。《紅南瓜》結合夢幻的圖案和真實的事物,為普通的果實注入一股生動的力量。作品體現草間彌生獨特的風格,對她來說,繪畫這些圖案已成為重拾年輕活力和自療的方法。《紅南瓜》的紅黑色調代表藝術家嘗試對心魔妥協。“可以說我中了重複和結集這些圖案的魔咒。我創作的網不斷擴大,已經超越我的想像和畫布的空間,漸漸覆蓋牆壁、天花板,最後覆蓋了整個宇宙。我一直沉醉於這份迷戀當中,看著自己對添加和重複圖案的癡迷。”(草間彌生,摘自霍普特曼(L. Hoptman)、建畠晢與庫爾特曼 (U. Kultermann)著《草間彌生》,倫敦,2001年,第103頁) 。《紅南瓜》的錯視效果反映藝術家對細節的重視,每一處都一絲不苟,用心描畫。畫作的圖案組合活潑鮮明,形成獨特的節奏,令人著迷。草間彌生認為宇宙由圓點建構而成,而圓點亦是她創意的源頭。“地球只是無數個圓點裡的其中一點……我們要在圓點之間忘記自我,在不斷演進的永恆裡捨棄自己。”(草間彌生,摘自霍普特曼 (L. Hoptman)、建畠晢及庫爾特曼 (U. Kultermann)著《草間彌生》,倫敦,2001年,第103頁)。南瓜是草間彌生創作的重要主題,當中也充滿個人的情感。她說:“我為南瓜迷人討喜的形態深感著迷,它樸實的外型和精神特質最吸引我。”(草間彌生著,《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倫敦,2011年,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