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孔祥熙家族珍藏中國書畫
孔祥熙 (1880-1967),字庸之,號子淵,生於山西太谷縣一個亦商亦儒的家庭。祖籍山東曲阜,孔子的第75世孫。
孔公致力推動教育,1910年代自美國歐柏林學院及耶魯大學學成歸國後,於家鄉山西太谷縣辦學,培育英才,冀以教育強國。但其最初的從教生涯因清末政治動蕩而終結。而後從政,旅居日本期間與“宋氏三姊妹”之長姊宋藹齡 (1889-1973) 相識,並於1914年成婚。其後與孫中山、蔣介石成為“連襟”。
孔祥熙亦以經商見長,成立祥記公司,從事煤油進口與天然資源貿易,其後於民國政府屢居要職,歷任實業部長 (1928-1931) 、財政部長 (1933-1944年) 、中央銀行總裁 (1933-1945) 和行政院長 (1939-1945) 。推行多項重要經濟改革,在中央銀行總裁任內,更著力為中國現代金融及工業體制發展奠定基礎。
孔氏夫婦學養深厚,眼光獨到,所藏珠寶、翡翠、中國書畫與藝術精品,堪為現代中國史上之重要收藏。佳士得有幸呈獻孔祥熙家族珍藏,回溯一代望族的歷史足跡,與有榮焉。1947年,孔公移居美國,這些珍藏即為孔氏家族傳承。
佳士得隆重呈獻孔祥熙家族珍藏珠寶首飾、中國書畫及瓷器精品,重現此顯赫世家的傳奇風華。包含張大千、謝稚柳等名家作品的中國近現代畫拍賣將於2015年6月2日舉行(編號1497-1520) 。
WANG DUO (1592-1652)
明 王鐸 行書 水墨綾本 立軸 一六三七年作
細節
明 王鐸 行書 水墨綾本 立軸 一六三七年作
釋文:
家姪法師道體安居,深以為慰耳。
復久棄塵滓,與勒同龕,一食清齋。
六時禪誦,得果以來,將無退轉也。
奉別踰卅載,即日遂良鬢白。
即日蒙恩驅使,盡生報國。
丁丑 (1637年) 夜,扶宇荊老卿翁一(咲),王鐸。
鈐印:王鐸之印、字覺斯
釋文:
家姪法師道體安居,深以為慰耳。
復久棄塵滓,與勒同龕,一食清齋。
六時禪誦,得果以來,將無退轉也。
奉別踰卅載,即日遂良鬢白。
即日蒙恩驅使,盡生報國。
丁丑 (1637年) 夜,扶宇荊老卿翁一(咲),王鐸。
鈐印:王鐸之印、字覺斯
來源
PROPERTY FROM THE FAMILY OF K'UNG HSIANG-HSI
榮譽呈獻
Jessie Or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