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鷲見康夫積極尋找新的創作方式,後來於1955年加入了「具體藝術運動」。在嶋本昭三的鼓勵下,鷲見康夫在企圖把油彩的表達力進一步推前。他從繪畫方法和工具入手,從而引發油彩更多方面的表現。鷲見康夫以震動器、算盤、傳統日式雨傘等作畫,畫作不限於畫布、紙本,還有紗網等等。鷲見康夫積極參與日本國內及海外重要展覽,包括1993年「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
鷲見康夫曾撰文「我的藝術概念」中表達:「當我創作時,我是滿心『投入』,同時『拋開嚴肅』和『拋開理性』。『投入』於我而言是種靈性上的自由,讓我可以爭脫侷限,激發我的無限潛力。我所指的『拋開嚴肅』是拒絕過去。在人類社會中,舊日遺留下來的符號、法律和規則仍然存在。拒絕過為的就是未來。『拋開責任』指的是人類回歸至最初的形態。意思是人類免去了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束縛。人類本身擁有強大的力量,而人類向這種力量投降時,拋開嚴肅和理性,這便真正地體現人類真實的形態。」可見自由、釋放潛意識是創作的關鍵。
作品都是相當能啟發思考的。《作品》(Lot90)及《作品》(Lot91)的創作方式充滿新意,叫人意想不到。藝術家以木傘或是算盤帶動顏色,線條既有種因工具本身而出現的機械性,但在藝術家的潛意識帶動下便充滿了韻律感。《作品》(Lot90)中,鷲見康夫用黑色的漆背景,再以日式算盤等帶動紅色油彩,在畫面滾動出流暢的紋理,在闊大的曲線之內,算盤的木珠又滾出平衡的幼線條,最後藝術家以具溶解性液體在畫面表層用木棍輕輕的拖拉,木棍經過的地方便把紅色的油彩溶解,產生出參差不平的肌理,底層的漆甚至也溶解,形成幾度流動的黑色軌跡。鷲見康夫創作方式並不只是加法,更是減法,也是帶有毀壞性的。他把油彩溶掉的作畫方式,使油彩出現更複雜的層次,微細孔洞、磨損、出現厚薄不一的油彩層、和別的顏料混在起。鷲見康夫曾這樣形容自已的繪畫結果:「許多有力的線便因而出現了,對我而言,這種結果是人們沒法用自己的力量繪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