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向井修二的畫作邀請觀者參與其中。以最基本的黑白色作對比,從而突出作品的形態及結構,相比起一目了然的二維繪畫,觀眾需以不同角度俯視或側看作品,我們的眼睛及身體亦因為這件作品而需要移動,作出相對的回應,觀看的方式就如藝術家於同期所創的裝置作品《符號與光》一樣。( 圖1)
微型格子空間
畫布上的空間被鐵線或幼繩分割出勻稱的空間,呈現富秩序的畫面(Lot 80),拼接而成的界線更帶有和式傳統神社建築特色( 圖2),宛如屋頂部分層疊竹木架子的結構感覺,隱藏著日本藝術匠心獨具的魅力。像蜂巢般緊接相連的每一小格是獨立的空間收納匣,向井修二以單純稚拙的線條填滿了一格格的精神空間。宏觀底下,每個各含細節的匣子組合成為一塊更複雜的大空間。1969 年,向井修二燒毀了部分畫框作品,喻意自己已完全脫離矩形框架的局限。創作於1995 年的《作品第52 號》(Lot 94),畫框邊已演化成8字型的符號形狀。符號的排序方式由水平與垂直分明的方格發展至疏密有致的斜線及弧線,同樣呈現一種井然與靜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