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嚴培明與許多同期的中國藝術家一樣,長居外國生活及工作。他的作品持續探索東西方歷史、經驗及技法。
嚴培明生於上海,1980年代初移居法國。他對肖像畫近乎迷戀,因而孕育出充滿創意的畫風。他刻意在題材、技法及用色上設限,透過重複而具變化的筆觸深刻描劃人物,風格與眾不同。嚴培明的單人肖像畫尺幅巨大,自畫像、家人、陌生人、罪案或災害中無名的受害者、或著名人物例如毛主席和李小龍等都是他鍾愛的描繪對象。這些圖像有時來自腦海裡的記憶,有時源於新聞圖片的渲染,有些則是紀念品留下的印象。在他的藝術語彙當中,這些人像最能具體地表達記憶中的人物,藉此沉思他們的存在意義及藝術家與人物關係的主觀特性。
巨型畫作《黑色自畫像》(Lot 166) 創作於2007年,暗淡而粗疏的全黑背景浮現藝術家嚴肅的表情,畫布上佈滿稀疏的潑彩,展示筆觸技法的速度。寬大的畫掃除了可以更經濟地繪畫之外,更可讓他快速地繪畫。畫作的尺寸令人聯想起雄偉壯麗的歷史油畫。嚴培明對身分象徵、埋名隱姓的人物及歷史等題材情有獨鍾,漆黑及激昂的筆觸映照他對生存與自身生命消亡的思考。
雖然嚴培明的作品看似「西方」古典油畫,他卻融合了中國禪修書法家的技法,例如運用大型畫掃來掩蓋「意識」欲念,從而達至更直接的表達形式。刻不容緩的風格在他的作品中顯而易見,而這種近乎「不自覺」的自動模式表現他在創作時對主題發自內心及潛意識的感覺。
《兩個帝王》(Lot 167) 是描繪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和毛澤東的人像畫二聯作,嚴培明巧妙運用素材,人物柔和的線條及清澈而謹慎的目光渾然地融入旋動的墨彩之中。藝術家把特殊的情感轉到人物身上,展現了他們細膩、神氣自若及帶點神秘的氣息。此外,他把這些重要人物重複繪畫,展示的不僅是一般的人像畫,而是對記憶、經驗及歷史的沉思之投射,進一步探索人物身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