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ONG SOO PIENG (Singaporean, 1917-1983)
重要新加坡私人收藏
鍾泗賓

兩姐妹

細節
款識: Soo Pieng '74 泗賓 (左上)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
本拍品附藝術家女兒鍾靈月簽發之保證

拍品專文

《兩姊妹》可謂鍾泗賓最為賞心悅目且構圖完整的紙上作品之一,同時蘊含藝術家晚期風格中多項具代表性之特色。

這幅作品最讓人津津樂道、引人深思之處,或許在於畫面所呈現的象形文字與符號。鍾泗賓曾密集頻繁地於東南亞地區內旅遊,對於不同原住民族群與在地文化甚為喜愛,更將這些多樣豐沛的元素視為創作的靈感與視覺線索。

論《兩姊妹》的圖像構成,鍾泗賓將象徵著達雅族(Dayak)文化的主題轉換成精心設計過的個人化書寫。在旅行的過程中他曾多次遇見這類型的裝飾性意象,卻無法真正了解其背後之意涵、目的或邏輯,因而選擇用各式各樣幾何形狀與顏色作為自身的詮釋,一系列視覺表現大過於語言學意義的異地文字儼然而生。作品中複雜的圖案,被鍾泗賓運用在刻劃女士身著之高彩度沙籠裙。她們的身體與手臂呈現規律的幾何感,這種秩序性從頭到尾僅被描繪女性胸部柔順的凸出質感稍加中止,整體形象仍舊是由安定的色塊組成。鍾泗賓於1977年第二次造訪峇厘島後,描繪女士形象的藝術風格逐漸邁入成熟期,然而觀者觀看《兩姊妹》這件作品時可以明顯發現,藝術家於七十年代早期已開始將筆下的人物形體形象化。

由此可見,鍾泗賓作品中人物呈現的現代感來自創作的哲思,而非一味遵循傳統人物畫的構圖規則。將人物外型的不規則性進行抽象化處理,進而創造出一種理想、規矩的幾何邏輯,此技法使鍾泗賓最終達成長久以來

更多來自 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